秋风诗意长
■黄承林(东风物流集团)
岁月轮回,季节交替,盛夏意犹未尽,秋季悄然来临。老话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可在武汉,立秋之后,或许还有多个秋老虎,延续着烈烈酷暑的余威。立秋是秋天来临的标志,云淡风轻是秋的题目,情韵悠长是秋的篇章,宁静恬淡是秋的灵魂,高远辽阔是秋的神韵。
公元前249年秋,五十岁的宋玉写下《九辩》,表达出“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时值秋风萧瑟,鸿雁南归,汉武帝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出《秋风辞》,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公元805年,三十四岁的刘禹锡被贬朗州(湖南常德)时写下《秋词》二首,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秋天的美好,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秋,五十三岁的欧阳修深夜读书,闻秋声悚然,感宦海沉浮,写下《秋声赋》。
一年四季中,钟情于秋天的文人墨客特别多,也许缘于秋天独特的气质。秋的飘零与洒脱,吸引了多愁善感的诗人,秋的成熟与深沉,留给文学家更多的思考和回味。
杜牧赞美秋天的清俊悠扬,欧阳修赋予秋天的草木以灵性,林语堂《秋天的沉味》描写人生最好的年华是秋天,丰子恺《秋》感叹人生易老,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充满了奇异与幽寂的色彩,茅盾《印度洋上的秋思》仿佛秋天在你耳畔窃窃私语,叶圣陶把人生感慨写成一篇《没有秋虫的地》……秋天真是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地方,老舍写山水天空,田汉写白蔷薇,何其芳写秋海棠,屠格涅夫写秋天的白桦树……秋天是如此的别具一格,如此的缤纷绚丽,而又是如此的美不胜收。
人们吟诵秋天,表现大自然与人心灵的对话,从而激发每一个诗人作家独特的感受。不管秋天带我们多少感慨,或喜悦或愁绪,秋一旦活跃在我们笔杆,总是美丽的。有情的秋天,是人生丰收的季节。
秋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草木凋零的时刻。也许你还没有丰收,但你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秋天,那么你总会感到人生不再虚度。
让秋风撩起文学的灵感,让文学和风景一起走入秋天。让我们不断寻幽探秘,在木叶缤纷中感悟生命的光彩,涵养深沉的气韵和诗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