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二汽真幸福
■黄少华 (东风锻造)
家里存有一个老相册,每当翻开老相册,尘封的记忆总会让我百感交集,往事会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相册里记录了我们一家人在二汽生活工作的过往,其中一张黑白老照片还原了55年前建设二汽的场景,记录了父亲进入二汽锻造厂身穿工作服在车床边工作的场面,把父亲永远定格在照片上的青春年代。
55年前,为响应国家建设第二汽车厂的号召,一直在东北一汽工作的父亲,义无反顾,抛家舍业,别妻离子,怀揣理想、热血和青春,打起背包,千里迢迢,只身一人从长春来到十堰这个偏远落后的山区,和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一道,开启了艰苦卓绝的二汽建设。
当时的十堰,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没有电照明,只能靠马灯;没有厂房,就用干打垒土办法建设;没有住房,建设者们就搭芦席棚过渡,先生产后生活。二汽创业者们就凭着对理想信念的坚持,靠着盏盏马灯,点燃了艰苦奋斗、敢作善为的创业激情,照亮了振兴汽车工业起步的奋斗方向。
到了1974年,父亲将我们一家从长春接到十堰,从此全家得以团聚。儿时的记忆二汽都是美好的。在各专业厂投产后,二汽取得了快速飞跃的发展,也给二汽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质的改变。二汽先后有了二汽铁路专用线,有了自己的电影院、体育场、子弟学校、托儿所、职工医院,这些二汽子弟耳熟能详的地方,伴随我走过了美好的童年。
还记得那时候,厂里每星期都要放电影,每月都要组织活动,逢年过节更是热闹沸腾,处处欢声笑语。那时在二汽的生活,淳朴、简单不失快乐。每当节日来临,厂里组织采购给职工发福利,大到鸡鸭鱼肉蛋苹果,小到五香瓜子。夏天,厂里发的雪糕吃不完,看电影都是免费的,工友相互帮助,工会走访困难职工家庭,职工以厂为家,深深地印在心里。
从小就感觉到,长在二汽真幸福,我的童年因为“二汽”而变得与众不同。父亲在二汽工作,无形给我贴上了无比自豪的标签——二汽子弟。
随着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二汽迎来一系列民生工程,我们分到了楼房,家里先后装上了暖气,有了热水。厂里为了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先后给职工配发了电视机、冰箱、柜子等,二汽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
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退休后的父亲回忆起二汽往事,说得最多的就是,从小生在东北农村,读书考上了师范,毕业时恰好一汽招工,进了一汽,后来到二汽,经历了建设二汽的激情岁月。父亲唠唠叨叨说起往事,脸上充满了自豪感、成就感。我知道,父亲作为第一代二汽创业者,想告诉后人,不要忘记照亮二汽建设前进的马灯和永驻心间遮风挡雨的芦席棚干打垒,还有那些定格在脑海里披荆斩棘的一双双草鞋。
如今虽然二汽建设成为历史,但它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