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的绝密任务
成时举(原东风公司铸造二厂厂长)/口述 詹明星/整理
10月1日,我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旁,静静地等待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国庆阅兵的开始。上午10点5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坐红旗轿车驶出天安门,驶向长安街,开始了国庆大阅兵。万众瞩目的红旗轿车在那一刻成为中国汽车业的骄傲,看到它,我又想起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
那是1964年,当时我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铸造分厂当铸件产品工艺师,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
长春的夏季很是凉爽,有一天下午我正在看一份技术资料,技术科长竺培耀将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十分严肃地对我说:“小成,工厂要交给你一项既特殊又光荣的绝密任务,你可要完成好!”。
我抬眼一看,只见科长的办公桌上放了几份产品图纸,上面盖了两个章,有“772”和“绝密”的字样。竺科长说,这是“新红旗”产品图,你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最好的工艺方案完成铸件任务,绝对保证质量。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要绝对保密!竺科长还叮嘱,图纸不准带回单身宿舍,即使在办公室里也要注意保密!
第一次接受绝密任务,我既感到自豪,又感到压力很大。心想这是什么车型?要求这么严?政治任务可不是小事!我没敢在白天打开带有“绝密”字样的图纸,到了晚上办公室就剩下我一个人时,我才打开文件袋,非常仔细地审看每一份图纸。当看到“后桥壳”这张图纸时,心里一惊——这是轿车保安件,活儿可不好干!干汽车铸造的都知道,“后桥壳”这种零件,裂纹、缩松、变形三大质量问题非常棘手。但是,任务已经交给了我,这是组织的信任,我别无选择。
我开始寻找有关资料反复研究,制定了几种工艺方案。工厂为了保证产品试制成功,也为我选派了精兵强将。木模型是“冯八级”冯老师傅做的,检查工、手工试制的铸造工人都是高等级、高水平的“铸造匠人”。为了掌握试制中的第一手资料,我身穿工作服戴着安全帽跟他们一起干,抬砂箱、铲砂子、抬铁水、打毛刺、打浇冒口、拉小车、送化验样品。在试制过程中,我们一起研究分析质量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仅要严格控制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机械性能等力学数据,同时还要进行破坏性试验。我们用大锤将铸件打破,检查内部是否存在缩松缺陷。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交出了质量百分之百合格的铸件。铸件经过机加工,组装成车,据说总装配是在一个封闭且保密的厂房内完成的。
试制车装成后,我们都很兴奋。当时谁也没想到,领导会让我们乘坐新车兜风。在长春南湖风景区等处转了一大圈,真是太拉风了!
当年的红旗车不仅有气度不凡的外型,内部装饰也特别豪华。当我们打开车门时,不由得眼睛一亮,大家都惊呆了——装饰太好了!真是语言无法表达的。这时我才知道“772”乃是三排座红旗轿车:前排是司机和警卫人员,中间是一个转椅供翻译人员坐,最后一排是领导和贵宾坐的。后来听说,当时还从全国抽调了一批防弹装甲专家组织攻关,因此,“772”也是我国当时安全系数最高的高级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