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职工文化»文学»正文

千里展宏图

2019-12-13 11:28:11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湖北汽车走廊速描

傅祥友(东风股份)

北洞天,三龙闹春。

长江浩荡,汉水激流,乃嬉水二龙。余外,尚有一龙,以车业为澎湃血脉,发端于武当山麓十堰,穿行于汉江之滨襄阳,蜿蜒至炎帝故里,经孝感,抵江城。

人曰:湖北汽车走廊,千里经济巨龙。

此龙,身披旖旎,锦绣千里;屡次创奇迹,数度写传奇。

五十载之旅越千里

十堰。襄阳。随州。武汉。

九天明珠落荆楚。

五十载栉风沐雨,带来翻天覆地:

一道彩虹横贯,炫耀西东;

一条龙脉涌动,润泽东西。

穿越时光隧道。回望千里长廊,一路风雨兼程,一路不弃不离,一路风生水起。

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

驰骋的车轮,演绎千里走廊之昨天、今天和明天。

岁月不居,燃烧着激情;岁月不惑,厚载着梦想。

十堰,昨日之起点。

武汉,今天之起点。

如是,千里汽车走廊,铺就一部汽车文化史,一部拓荒者的回忆录,一部追梦人的逐梦集。

峥嵘岁月稠。成长亦同逆水行舟。

一九八四年秋,二汽人登武当山巅眺望,汉江浩荡东去;一只金凤凰飞跃丛山,二汽再创业于古城襄阳。

至此,洪荒襄北竞风流,轻轿事业起航。

时至神龙临沌口,千里汽车走廊显雏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东风吹拂,如阳光雨露,汽车工业走廊在壮大中崛起。

大手笔。大格局。一幅千里蓝图绘就。

一条经济常青藤,根须深扎雄楚。武汉,随州,襄阳,十堰,常青藤上不败花蕾,吐露芬芳,摇曳缤纷。

数字见证成长。云集千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千里常青藤结出累累硕果。

数十万汽车人,筚路蓝缕,汗水、智慧浇灌,千里常青藤荏苒。

时光不老,岁月长流。

不老时光如水,洗去铅华,存留创业者之本真;

不老时光如梭,青春无悔,青丝变白发,沧海又桑田;

不老时光如歌,日月不蹉跎,春华才秋实。

一代、两代、三代……汽车人代代薪火传;

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车……百花苑里百花开。

湖北汽车走廊,越千里,在时光里花团锦簇。

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定格千里常青藤上之奇葩!

——沌口。中国车都。谁与争锋!

此地,东风拂面,诗意盎然。

东风集团总部大楼,如昂扬之巨帆,逐浪商海,已然成为国内行业前行之航标。

视今天为落后,才有了如此“步步高”的创意。

于是,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这里屹立。

在这块热土上,东风风神、东风有限、神龙、东风本田、东风电动车、东风汽车股份……雨后春笋,又仿佛满天星辰!

一个真实的东风集团,浓缩于展览展示厅。这里,群星璀璨,荟萃了集团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代表车型。东风猛士,汽车行业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出手不凡;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上,更是身手不凡。

走出车都,走不出她现代化的诗情画意。

——随州。炎帝故里。而今,中国专用车之都,一枝独秀。未来,千亿元产业目标,催人奋进;成立省级专用车研究院,实属全国罕见。

四十余年培植专用车文化,造就一个专用车产业集群。一条数十里大街,改装车企业星罗棋布,编织一个奇迹。十万名从业人员,创造年产十万辆专用车业绩。

这里的专用车企业,取名时偏爱用“力”。

力,力量!象征强健。

——襄阳。兵家必争之地,已成商家必争之地。建设“中国新能源车之都”,已成为省级战略。

且不说这里是中国中高端汽车制造基地。但就新事业——新能源车,已跻身国内行业前列。

名片成就名牌。作为国务院“国家公共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襄阳市推广应用完成率,占全国八十八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第十三位,居九个地级市首位。

这里,也是国家工信部确定的“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现有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企业及院所十五家,已启动了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驱动系统模块、控制器等大型项目建设。

厚积薄发。今年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将过百亿元,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东风天翼纯电动客车、东风御风纯电动客车比翼齐飞,成为“蓝天白云的使者”。

——十堰。东风的摇篮,中国中重卡制造基地。中国商用车之都。

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五湖四海,包容兼蓄。

曾经,二十七个专业厂潜行于二十多条山沟。

壮哉,百里汽车城。东方底特律。

的确。一座被赋予历史重任的城。一座被安在车轮上的城。一座肩负共和国汽车工业走向壮大责任的城。

这里是湖北汽车走廊的源头,是湖北汽车工业的重心,是全国汽车产业地域集聚度最高的城市。

有道是:湖北汽车看十堰。

这里不仅生产着卡车,这里也生长着艰苦奋斗的马灯精神。

和国际商用车巨头沃尔沃牵手,东风商用车巨舰开启新征程。

哲学课题之“大”与“强”

千里汽车走廊,昭示着湖北汽车工业之昨天、今天和明天;

千里汽车走廊,诠释着湖北汽车工业“大”与“强”之哲学命题。

凝视“大”,我们看到了湖北汽车之磨难和泪水,也看到了传奇和掌声,更看到了成长和明天。

透视“大”,我们看到更多的沉思——

“大”只是体量巨,如同一个巨人,是否强大、精干?不然,就是虚肿肥胖,经不起挑战,耐不住对抗。

在“大”里,我们看到些许的不可持续性的“短视”,无序、投机和唯利,个别企业偏离社会公德底线,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在“大”里,我们看到了些许的粗糙。细节决定成败,品质乃生存之基。

大而不强,症结何在?自主创新力不足。没有自主创新,没有把控的核心技术,我们的“强”只能停留在虚无的口头上。我们更多的是跟随,我们缺乏在赶超中的引领。

尤其是合资企业,要积极融合创新。不能躺在伙伴的怀里,点着钞票数说业绩。

师夷长技以制夷。

视今天为落后。铿锵誓言,依旧盈耳。

向着汽车工业强省奋进。动力之源来自——自主品牌的打造,核心技术的掌控。

大而强,方可实现科学发展。

唯有如此。千里经济青藤,方能千年万年长!

十堰,襄阳,随州,武汉,一朵一朵夜来香;

十堰,襄阳,随州,武汉,巨龙图腾之脊梁;

十堰,襄阳,随州,武汉,千里春风苍穹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