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职工文化»文学»正文

二汽工人俱乐部史话

2019-12-20 09:48:35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隗金明(公司退休职工)

退休十余年了,每年重回我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车城十堰,总会看到新的变化:马路宽了,市容整洁了,特别是那些高楼大厦,就像是从地下钻出来一样,一栋又一栋,一排又一排。不过,所有这些新变化都不及一座老建筑抓我眼球,这座老建筑就是“二汽工人俱乐部”。

“二汽工人俱乐部”坐落在车城中心区域的青年广场旁。它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主体是一座有着两层观众席的大礼堂,礼堂里有着舒适的座椅和景深足够的舞台,可供1600余人开会或观看演出。礼堂前厅可做展厅,两侧分别有文体活动厅,舞台后面还附设有大舞厅。当初,这个俱乐部可是全十堰市的标志建筑,据说是仅次于省城洪山大礼堂的全省第二大礼堂。

尽管这个俱乐部已有些许陈旧,被那些高楼大厦挤压得并不起眼,可每每路过它时,我都要驻足良久。

这个俱乐部,有着太多的辉煌:多个国家一流的艺术团队曾在这里登台,全国的明星大腕曾在这里亮相,部省级乃至全国的许多重要会议曾在此召开,东风公司很多大型会议和庆典都在这里举行……

我很欣赏它的辉煌,但我更看重它的历史底蕴和沉淀。

俱乐部的宅基地原是群山之间的一块平地。东风公司建厂初期,没有俱乐部和像样的室内活动场所,许多大型集会和文化娱乐活动就在这里露天进行。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冬夜,天下着小雨雪,我夫妻俩匆匆吃完晚饭,打着雨伞,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冒着严寒,赶了好几公里路到这里来观看外国电影,电影的名字不是朝鲜的《卖花姑娘》就是南斯拉夫的《塞纳热窝保卫战》。广场上聚集着两三万人,他们与我们一样,是从四面八方赶来享受这难得的文化生活的。

平地上有个简易的舞台,舞台下是没有座位的,在这里开会看演出都得站着。有一次省城来了个大剧团演出,我赶早抢占了第一排的站位。演出时,我前胸紧贴着铁栏杆,后背被一个倒拐子(胳膊肘)硬硬地顶着。“你动一下好吗?”我大声向后请求着。“我动不了!”身后一位柔弱的女孩无奈地应答着。我回头看了看,黑压压的人头一个紧贴一个,谁也动不了。就这样,我的后背被死顶着,一直到演出结束。

后来,在平地边的山坡上建起了巨大的水泥阶梯会场,三万人可以同时坐在水泥阶梯上开会或看演出,只是这样的座位,夏天象烙铁,冬天象冰块。

其实,俱乐部宅基地原址的生活只是老二汽的一个缩影。建厂早期,员工们住在芦席棚,干在干打垒,靠咸菜下饭,靠马灯夜战……

如今的“二汽工人俱乐部”与当初稍有变化。它的裙楼做了门市,大舞厅改为饭庄,后山的阶梯露天会场成了巨大的花坊。但是,它的主体并没有多大变化,仍然是东风公司重大活动和庆典的主要场所。

这么多年,它的名称——“二汽工人俱乐部”也一直没变。自从当初著名书法家舒同给它题写了“二汽工人俱乐部”后,再也没有更改过。1992年9月,二汽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后,所有建筑物上的标牌标识上的“二汽”全部被“东风公司”所取代,而如今,以“二汽”命名的建筑物唯此“二汽工人俱乐部”一家。

看着金光闪闪的“二汽工人俱乐部”几个招牌大字,我在想,它为什么不顺势更名呢?一定是它在彰显老二汽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定是它在告诫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