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年(王丽/口述)
记者 王欣然/整理 王丽/口述
小时候,我们对过年无限憧憬。但那时候的母亲,对于过年恐怕是矛盾的。年前,她要给五个娃从头到脚赶制新衣服,接着要备年货,蒸馒头,炸糕点,走亲戚,一直要忙到正月十五。
进腊月后,她白天去上班,晚上吃完饭,就在缝纫机前开始忙碌。我常常睡到后半夜,被机器的声音吵醒。母亲是个好面子的人,人家的孩子过年都穿了新衣裳,所以在她看来就是再难也得给自己的孩子做身新衣裳。
父亲从部队转业之后,投身三线建设,我们举家迁往十堰,基本没有什么亲戚。在这里当时像我们家庭这样的有很多,于是老乡和老乡之间每年都当亲戚一样走了起来。
邵叔家是我小时候最常去的,他家里也是五个娃,加上其他老乡家的孩子,那时候过年真是热闹!邵大娘慈眉善目,对孩子们亲切得很。父亲们在客厅烟雾缭绕地胡侃神吹,母亲们在厨房摘菜做饭唠家常,小孩子们进进出出到处疯跑。
菜端上来了,母亲们不上桌,继续在厨房里唠嗑。父亲是个大嗓门,他喜欢在酒桌上讲笑话,讲起笑话来眉飞色舞。每年都讲同样的几个笑话,但每次都像是第一次讲,关键是每次叔叔们都像第一次听,爆笑不止,非常捧场。
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过年走亲戚,小孩总会留住一晚或两晚,那也是我们小孩最快乐的时光。晚上,我们都窝在一起讲鬼故事,一会儿吱哇乱叫,一会儿一阵爆笑。
以前过年不通车,走亲戚都是靠两条腿,或是骑个自行车。后来交通发达了,通车了,我们也渐渐长大了,上了初中以后就不大走动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时候还是会怀念小时候,小时候过的年才真是有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