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节,感受幸福(郑州风神物流 冯玲)
小时候,我还在江西的一个小县城生活,每年过春节,看到邻里街坊都是大包小包,忙里忙外地备年货,甚是羡慕,尤其是从大年初一开始,不断有亲戚上门拜年,推杯换盏,好是热闹!
而我家,就显得有些“凄凉”,因爸爸英年早逝,妈妈带着我和妹妹相依为命,再加上爸爸妈妈的亲戚都远在重庆和上海,偶有书信往来,所以每到过年,我们家十分的冷清,没有亲戚串门,年货也不需要备那么多,我和妹妹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窗外迎来送往的邻里乡亲,黯然神伤。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又一年,远方的亲戚也渐渐断了联系,妈妈带着我们又从江西北上河南,和爸爸重庆老家的亲戚彻底断了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越来越感受到亲情的重要,我时刻没有忘记我的老家在重庆。记忆中,我跟爸爸回过两次老家,老家的院落四面都是浅丘,门前是水田,奶奶和二伯、四伯都在一个大院子住,院子后面有一大片竹林,老家还有同我一起玩耍过,搂着我唱歌的四伯家的姐姐们……思乡的情结一旦滋生蔓延就再也挥之不去。我要找到我的家乡,我要看看我的亲人,成为了心中的愿望。
半年时间,我费劲周折,终于打听到了四伯女婿的手机号,随后的一整天,我的手机铃声欢快地响个不停,一个个温馨的11位数显示在我的手机屏上,我和老家的哥哥姐姐们取得了联系,这才得知,我的几个伯伯都已去世,父亲那一辈的亲人只剩下四伯母还健在。我跟哥哥姐姐说,找到他们是我多年的愿望,这个春节我要回重庆与他们团聚。
2015年的春节,时隔34年,我举家南下,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重庆老家。四伯家的大哥和侄子早已经在车站等候,我们分别上了两辆车,前往四伯母家与亲人们团圆。车行一个小时后,来到一栋自家建造的三层楼房前停了下来。我透过车窗看见院子里站了好多人,都向着车的方向张望,想必亲人们已经等候我们多时了。
下了车,我环顾四周,记忆中波光粼粼的水田已不知去向,四边的浅丘被推成了平地,替代它的是一栋栋小楼房。老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不变的是漂泊在外的游子要归家的心。
我还没有回过神来,亲人们一下子都围了过来,大哥一一给我介绍,我幸福得有点眩晕。
中午的酒席摆了五桌,都是姐姐们亲自下厨做的地道的家乡菜。有鳝鱼、泥鳅、白市驿板鸭、黄喉、腊猪耳……种种家乡的特色美食,爽口、养胃、舒心,令人大快朵颐。
这个春节,看见已80多岁高龄的四伯母,仍然坐阵指挥着姐姐们烧菜做饭,搬弄桌椅等,我很知足……
看见已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已近古稀之年的大哥,在一边站着笑着,并时而不停地大喊孙子要听话,小心别摔了,我很满足……
看见外甥、侄子和女儿他们,轮流逗着满地跑的狗娃,欢笑声满屋,哥哥、姐姐们拿着照相机抓拍,并时而彼此会心一笑,我很开心……
看见姐夫们,像他乡遇故知一样,和我老公对酒当歌,高谈阔论,突儿齐声开怀大笑,我很幸福……
悄然回首,34载岁月悠悠,一去不回头,悲喜无重数。
欢相见,悲离散,不言愁,一缕乡风吹泪辨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