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东风锻造有限公司锻造厂 周阳)
我的梦里经常会出现一条大河,宽阔的波面,水流湍急。我们一家人坐在一条小船里,告别故乡,驶向远方。这其实就是我对故乡的记忆。我的老家在孝感市的深山里,门口有一条大河。
故乡的亲人都靠种地维持生活,日子很苦很穷。父亲从部队转业后,来到十堰二汽工作,母亲没有工作,我还有两个姐姐。我十二岁的时候,父亲一次意外永远离开了我们。父亲葬礼上,老家的亲戚来了很多,都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父亲火化后,帮忙的人在一家小餐馆吃饭,那其实算是我吃的最丰盛的一顿饭。
也许是怕刺痛自己敏感的自尊,我们家在沦为厂里贫困家庭后,基本不怎么和附近孝感的老乡来往了。熬过了最苦的岁月,我们三姐弟都进入到东风公司工作,我婚后的第一年春节,母亲对我说:“家乡都是我们的根,一定要回去看看。”于是,我和妻子踏上了回故乡的旅途。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颠簸,转了三趟车以后,我终于回到了记忆里最深刻的,无时无刻不在魂牵梦萦的老家。那条大河已经变成一条小河,上面还修了座桥,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家乡人对我们的热情超乎我们的想象,全村人都来欢迎我们,很多老人都喜悦地说:“这就是阳阳啊,长这么大了。”尽管我都叫不上这些人的名字,但在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我们是一家人。
家乡的春节是如此寒冷又是如此热烈,尽管已经裹了两层被子的我仍然感觉到四面的冷风从各个缝隙处吹进来,刺骨的寒。我们每天都不断地被邀请到亲戚家吃饭,丰盛的饭菜摆满了桌子,都是地道的农家菜,全部都是亲戚自己种出来的。大家挤在一起,互相劝酒夹菜。孝感米酒的特点是不上头,甜而不腻,不会把人喝醉,喝多了浑身暖烘烘的,这里还特别喜欢在米酒里打上几个荷包蛋。而糍粑更是伯伯和堂哥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炸熟了或者蒸熟了又软又黏,沾点白糖吃,都是儿时的味道。
大年三十晚上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阿婆高兴地说这预示着好兆头,来年一定更加兴旺发达。大伯还特地拿出了族谱给我翻看,告诉了我在家族中的辈分和名字。我翻看着我的名字和介绍,心中百感交集。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多久未回故乡,故乡仍然一直记得你,仍然一直等着你。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个家族,每一个人的根,是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根。
初一的早上我和妻子早早起来,穿戴整齐,然后在大伯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地去拜年。有很多外地回来的年轻人也是第一次见面。大家互相鞠躬送着祝福,给长辈磕头送去问候。小孩子们三五成群,拿着拜年抓的好吃的东西和小伙伴们分享,比较着收到红包的多少。拜年的人群越聚越多,几乎全村的人都汇集在一起,热闹非常。这就是故乡的春节,纯正的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