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文学协会抗“疫”主题文学创作作品选:《平安“宅家”有感》
作者:程振彪(东风老科协)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爆发始于武汉。这也就是说,武汉处于疫情的中心区。人们的四周充满了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十分凶残的病毒。然而,至目前为止,除了少部分人“中枪”外,大多数居民仍然还是平安健康的。这幸运的大多数人,之所以生命无忧、平安无事,从宏观层面讲,是由于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国家的正确决策和坚强保障等;从具体的层面看,是千千万万不顾个人安危和生命、冲在抗疫最前线的医务医护人员,为我们在“枪林弹雨”中堵“枪眼”、挡“子弹”;是那些尽职尽责的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为我们筑起了抗疫安全防线。
即便是在我们身边,看似平静,实则也是暗潮涌动。据确切消息,在春节放假前,协和西院尚未改建成专门收治新冠肺炎病患的定点医院之前,他们如常收治各种各样的病人。殊不知,此时病毒已在汉口、武昌等区域广泛传播,医生和护士等人员成为武汉经济开发区首先被病毒侵袭的目标之一。由此该院不少科室的职工因工作被感染,其中,肾病治疗的透析室成了“重灾区”。
在此还要提及的是,该院消化内科一位老专家,在此时期也可以说是与病毒擦肩而过。某日,她接诊了两个病人,在经过详细问诊之后,凭着她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其所掌握的当时疫情信息,很快判定眼前的病人不是消化内科病患,很可能是新冠肺炎。随即她让有关人员引导这些病人到发热门诊去就诊,由此避免了可能的交叉感染和传播。此后,这位老专家也在家隔离观察。
以上这些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而那些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专治新冠肺炎的医院里,所发生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重症患者的医务医护人员,正是他们/她们不顾个人安危,日夜拼命地奋斗,才换来武汉绝大多数居民的安然无恙。想到这些,我们能无忧平安守在家里,就是现在最幸福的一件事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民族,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国家和广大民众造成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其负面影响不亚于一场战争。如此看来,那些奋不顾身冲在抗疫第一线的勇士们就是人民英雄。我们十分敬仰和尊崇战争年代涌现出来的那些英雄,现今这些为抢救病人而牺牲的医务医护人员以及其它各类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员,他们就是当今时代的董存瑞、黄继光、杨根思……人们必将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传承他们的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精神。一旦疫情完全结束,武汉、湖北省应该以一种最庄重的形式,感恩于他们。省市乃至国家,在完全战胜疫情后,应该大力表彰在抗疫战斗中做出突出和重大贡献的各类先进模范人物。
经历过这场空前严重的疫情,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医务医护人员及有关的科技专业人员作用的极端重要和不可替代性。眼下,为保障这些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人员的身心健康,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国家有关部门已临时出台了一系列优待政策。但并不应止于此,为国家之长远计,还要考虑为使整个社会能形成尊重这一类人才的良好氛围和大环境,引导品德好、积极向上、有知识专长的有为青年,献身医疗医护健康事业,还应逐步完善和形成一整套的机制和制度体系。
如上所言,要使整个社会尊重、善待医务医护等专业人员,并非仅仅考虑到他们在这次抗疫中发挥的重大特殊作用,而且还要从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最终建成发达的现代化强国之伟大目标要求出发的。因为达成这一目标,其中之一的初衷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健康则是幸福生活的首要条件。白衣天使的职责,恰恰是守护人们的健康。
除此之外,从当今全球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大背景的角度看,由于气候异常和变暖加剧,如果人类没有果断的包括大力减排等系列举措,那么,未来各种瘟疫及其它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将越来越高。我们智慧的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磨难后,必然痛定思痛,必将建立健全一个强大完备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建立一支强大的医疗医护和科研队伍及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