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黑以后”寻找自我(东风股份 李玥)
在年少青春的时候以为自己读懂了村上春树,后发现作者还有一部被人低估的作品,叫做《天黑以后》。整本书几乎都在记忆与现实中穿梭,谁能确认过去到底是好是坏,毕竟记忆是组成我们的一部分,总是悄悄侵入我们防备过剩的心。
世界不只是黑色与白色,不存在于一堵墙完全隔绝现在与过去,书中有几个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恐惧与追寻,其实都被过去所支配。但其实,除了黑夜与白日外,还有相交接的黄昏与黎明。
我在读这本书时感觉很吃力,无论是人际交往,社会规则又或者是社会风气及压力,都透露着深层的危险,隐晦却无孔不入。就像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的那句话,“如果你不想进精神病院,就要心胸豁达地委身于生活的河流。”关于善恶的暧昧,往往不敢言。但是如何处理内心的魔鬼与天使,我们可以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慢慢摸索。他就像一位隐居的斗士,用词很克制,但若反复斟酌,实则入木三分。
起初,我是被书名吸引的。我们生活在喧嚣的社会,也许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太多的烦恼、无奈和矛盾堆扎在心底,一层一层地叠加,也许偶尔有所察觉,却没有时间和耐心留给自己去整理,或许只有在天黑以后,被黑暗包围着,反而有了一点点也许是安全感的东西。或者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不管不顾沉沉睡去,也可以平和地整理过去,甚至,可以变成和白天不同的样子,安抚另一个真实的自己。离开了阳光给我们设下的圈套,尽情享天黑带来的任性和自由。
太阳升起的时候,依旧还是那个自己,带着身份扮演着人设,生活如是。我喜欢听黑夜的声音,就如作者所说,这是一种城市发出的不绝的单调低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