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美好跃然纸上(郑州风神物流 赵兵将)
读《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感
冯骥才是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工作者。他的散文笔触细腻,生动流畅,既富有哲理又饱含真情。
《冯骥才散文精选》分为五个篇章——四季情怀、人物写真、谈文说艺、异域撷影、文化寻根,共55篇散文。如果要做一个全面的评价,着实有些困难,因此,我只能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浅谈一下我的阅读感受。
五个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四季情怀,尤其对《逼来的春天》《苦夏》《秋天的音乐》《冬日絮语》《珍珠鸟》更是情有独钟,读了一遍又一遍。如作者所言“冬天与春天的界限是瓦解”,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读《逼来的春天》你会惊讶于冯老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苦夏》仅一“苦”字就足以诠释冯老独具一格的视角,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折磨,而是我们顶着骄阳,默默又坚忍地苦斗的本身。《秋天的音乐》让人沉浸在音乐与秋色的共鸣中,正当你忘情之时,由两位老者的亲密交谈所引发的“艺术原本是欺骗人生的”和“艺术其实是安慰人生的”的感慨,将人拉回现实。仅仅是“一盆香棒”和一缕阳光,就道出了《冬日絮语》,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虽是怕人的珍珠鸟,随着时间的流逝,却熟睡在冯老的肩膀上,时间并没有溜走,它只是召回了信赖。
第二篇章人物写真,冯老以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与几个友人的情意,还有儿时的美好经历,以及我们最为熟悉的挑山工。
第三篇章谈文说艺,惊叹于冯老对文字艺术的深刻理解。如“真正的文学和真正的恋爱一样,是在痛苦中追求幸福”,亦如“文字的使命是千方百计唤起读者形象的联想,唤起读者的画面感,设法叫读者‘看见’作家所描述的一切”,枯燥的理论被冯老于情于景于事中阐述得生动形象。
第四篇章异域撷影,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异域风情——《巴黎的天空》《古希腊的石头》《今日布拉格》……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冯老并没有只醉心于异域的风情,而是通过中外对比,揭示了我们的不足,我暂且称之为“小小的批判”,也正是这“小小的批判”才有了我们长足的进步。记得前些日,看过一个“世纪文学60家作家榜”,不出意外,鲁迅先生排名第一,这足以说明“文学批判性”的份量。
第五篇章文化寻根,如果说“异域撷影”是“小小的批判”,那么“文化寻根”则是“大大的反思”,冯老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为留住“文化的根”献言献策。
《冯骥才散文精选》洋洋洒洒十八万字,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在你翻开书的那刻,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