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神龙置业 贺曦瑶)
《读书》杂志介绍《许三观卖血记》时说: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是外表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拜读过余华的5本书,他用词犀利而朴实,从不过度渲染场景和人物内心。似乎作者只是讲故事,从中品味出什么,完全是读者的事。
许三观11次卖血,为妻为儿,从未想过自己。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饥荒和疾病都是普通百姓无法承受的重压。通过卖血改善生活、渡过难关,已是极无奈的选择,而许三观一生却在一次又一次卖血。对精神的折磨和对身体的摧残,让这个可怜人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摇摇欲坠。几次我都认为他要卖血身亡了,作者都留了他一命。真不知这是为了留一线希望,还是黑暗的讽刺。
许三观一生卖了许多次血,为了让“身体里的血不被抽干”,他总是牢记“卖血的知识”。但为了筹钱给大儿子治病时,他打破“规矩”,没有“隔三个月”,短期内多次卖血差点要了他的命。反观当下,新时代物质富足,不需要卖血救子,但从牙牙学语到考学深造,父母对儿女的守护,在任何时代都是殚精竭虑的。
故事的最后,年老的许三观想为自己卖一回血,他怀念以往卖完血后在胜利饭店吃炒猪肝、喝黄酒的时光,却发现自己的血不再有人收了。许三观对此久久不能释怀,他认为自己已经太无用了。
人不得不面对衰老与自我价值的流逝,失落感扑面而来,许三观的世界崩塌了。他难以自抑,边走边哭,路人都以为他疯了,儿子也嫌他丢人。三个儿子不知,父亲此刻的悲伤,或许是惧怕自己不再有救儿渡难的本钱。
一个人一生最大的价值竟然是自己的血液,这让我心中五味杂陈,难用言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