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 (东风南方 朱凌芳)
近日,读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触颇深。王阳明先生是我们浙江余姚人,是余姚四大贤人之一,也是四大贤人之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儒。一个文人能具备极高的军事才能,一生指挥战争几乎没有败绩,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余姚人,我深感骄傲。
谈论哲学,给人的感觉总是很抽象。而王阳明谈哲学却能够化繁为简,条理明晰,易懂。他的那些“哲学”或“道理”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无论是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世上,都有很好的意义。尤其是“知行合一”“知行并进”,我在工作中体悟琢磨,深感受益颇多。王阳明先生认为真知必须投入到实践当中才能得来,书本也好,独守内心也好,都无法获得真知。将知识结合具体的切身实践,才能获得世间真正的智慧——“知”。而获得“知”的同时,因为是具体实践中获得,也就是“行”了。这个事物是你未知的,只有自己亲自去体会,才能了解它。
譬如我们汽车销售的试驾环节,就是这么个道理。车子的各种性能和外观的感受度都是靠每个客户亲自去触碰和操控,才能感受到它是不是适合,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和重视试乘试驾环节的重要原因。
“知行”不“合一”,也就是说人对于事物因为“未行”而变得弱小与无力。这也是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拖延症的人的真实写照。对于有些人来说,“行动”这两个字往往令人疑惑,能够找出各种借口把认为正确的事情拖延下去。比如学校的孩子们,跟他们讲作业尽快完成的好处,他们也都知道,但总有些孩子将作业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后拖。我们在工作中,专业知识的学习、自我技能的提升等,往往也会被我们用诸如“工作忙没时间”、“家里人要照顾”等借口一再推迟,直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那一刻”。
当前疫情时期,就汽车销售领域来说,兴起了“抖音直播”。它到底能不能立刻给我们带来客户,能不能促进成交。虽然我们对于这个新媒体还有很多未知,需要更多的探索……那就先做起来,在“行”的过程中,慢慢完善“知”的部分。
一个事情,在你干起来以后,难免会遇到坎坷和阻碍。但正是在克服坎坷和阻碍的过程中,人的智慧才得以开发,体验才得以升华,这也是实现“知”的过程。不管是个人闪现的灵感,还是群策群力讨论的方案,只要我们认为是对的,有帮助的,我们就应该立即付诸行动。通过一个许许多多的艰辛、反复、曲折的过程,最终达到“致知”。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去畅谈专营店创意营销、差异化服务,当我们心中蹦出“好点子”时,要能够立即去执行,遇到了坎坷和阻碍,想办法克服就是了。
从“知行合一、知行并进”中我们会获得一种启示,那就是心中一旦有了“善念”,如对社会的奉献之心,对企业的感恩之心,对生活的热爱和包容等等,我们一旦认定,就要不辞艰辛将其付诸行动中。有了“行之始”才能“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