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漫谈环境保护(东风退休职工 程振彪)
前一段时间,美国多州多地遭遇极寒和特大暴雪的袭击,造成大面积停电停水和人员伤亡的重大灾害。尽管造成这一巨大悲剧的原因很多,但气候异常是不可否认的诱因。人类社会如何应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气候,要想真正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我们都要清醒认识全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实,改变对大自然的不正确态度,切实采取爱护生态环境的行动和举措,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从各行各业做起,切实减排降碳。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内涵。人与自然和谐,说到底,是人类自身最基本的需要。大自然原本是一个平衡系统,只要能保持其各系统的平衡状况,则人与自然就可相安无事,而这种和谐的平衡状态又相当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打破了平衡,就将危及人类及其它生物的基本生活秩序。
当下,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众多的不和谐、不平衡。在一些地方,“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也因稀少而显得尤为珍贵。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吃不到安全有保障的食品。尘埃遮天蔽日,排气浓烟滚滚,噪声震耳欲聋,人与自然不再和谐相处,两者之间陷入了激烈而尖锐的冲突之中。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环境里,我们哪里还有什么生活情趣可言,更谈不上诗意的栖居了。若人们对自然肆意践踏的话,也就注定难以在其怀抱中求得悠然。当下的这种状况若不加以改变,不仅与人类社会进步的目标相背离,也将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理当且必须备加珍惜爱护。应当承认,就人们现今所掌握的全部知识而言,宇宙间,只有地球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这也意味着破坏了它,我们就没有栖身和立足之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过去人们在自然界不能办到的事,现在实现起来易如反掌,逐渐消除了对自然界的神秘感,不再心存敬畏、顶礼膜拜。人类开始骄傲了,相信人在自然界是无所不能的,对大自然肆意进行掠夺式开发而造成环境的破坏,其结果是,人类与自然两败俱伤。
自然是生命的源泉和摇篮,人类应该反思究竟怎样看待自然,弄清应秉持的态度和原则。人依赖于自然,就应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同时,也要改变对自然的索取方式,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內,以合适的方式利用和开发自然。对自然界已经遭到破坏的部分,要修复自然,绿化、美化自然,让自然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