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征文】觉醒之路 几多艰辛(东风股份 李泽华)
央视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以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一段历史展开叙述。当时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穷苦的艰难时世,那时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混乱不堪的面貌。有人愚昧无知、有人迷茫不前、有人企图复辟帝制,同时也有一大批青年先进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剧情开篇,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消息引起国民哄动,让国外留学的有志青年愤愤不平,他们纷纷回国寻求一条救国之路。李大钊说:“我们必须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族精神”。同时陈独秀也创办了《青年杂志》宣传新思想,倡导白话文,为寻找一条救国之路打开了新思想涌流的闸门。许许多多的热血青年参与进来,投身到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中。
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京大学”,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他三顾茅庐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随后在民巷建立起“新青年编辑部”。当时北京大学一些顽固的“保皇党”与陈独秀等人展开了激烈地争执。这些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不断进化。
探索真理是十分艰难的。在各种“思想”和“主义”的交锋之中,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起来。李大钊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迅速传播,再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和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等巨作横空出世,大大加快了有志青年探索救国道路的步伐。
《觉醒年代》这部剧中有很多风云人物,比如留着长辫子端着烟袋讲国学的辜鸿铭教授、海外留学回来西装革履的胡适等,这些极具个性与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部映入观众眼帘。在北大红楼的衬托下,一批批洋溢着爱国热情的青年学子更让我们过目难忘,他们让我们看到当时那个时代的爱国人士不惧艰难险阻,努力寻找中华民族觉醒之路。
《觉醒年代》为我们展演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深刻揭示了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这部剧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看到中国的艰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与团结。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理当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业务技能,立足岗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动公司发展,加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