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了,妈妈!(东风零部件 张璟)
母亲去世四年了。我想你了,妈妈!
就在今年大年初二那晚,也是你生日的那晚,我在电影院看到贾晓玲呼喊着“我想你了,妈妈!”瞬间泪流不止,一直哭到影片结束。走出影院,耳边、心间都是那句“我想你了,妈妈!”
那晚,看完《你好,李焕英!》回到家中,彻夜无眠。一个人坐在客厅,看着照片中你温柔的目光与美丽的笑容,回想起影片中那个回到年轻时的母亲李焕英,她的笑容,她在球场上的英姿飒爽,那么像你年轻时的样子。
妈妈,你曾说,姥姥姥爷很早就去世,丢下了十五岁的舅舅和不满5岁的你,在那个缺吃少穿艰苦的年代,没有亲戚愿意收养幼小的你,于是舅舅被带走了,你却被送去孤儿院。60年代初,乡里的孤儿院要撤销,你同几个没人收养的孩子一同被送到县里的孤儿院,就这样一步一步离开了农村老家。后来你告诉我,那时的你一心想着,不要成为拖累别人的人,你要上学(那个年代政府是送孤儿们去上学的),要自己养活自己。妈妈真的做到了,上了学,进了工厂。
听父亲说,年轻时的母亲,漂亮、善良,爱说爱笑、爱蹦爱跳,是厂篮球女队的队长,是厂文艺队的骨干,还是生产一线的女标兵。第一次见到母亲,他就被她眼中的清澈与喜气所感染,当介绍人告诉他,母亲是孤儿时,他无法相信。他说,母亲眼中的自信、快乐和浑身上下洋溢着的阳光、温暖,能够瞬间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一刻,父亲就定了心,要给这个女孩一个温暖的家。每次父亲说起母亲年轻的事情,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张老照片,一个漂亮的女孩,穿着背带裤,梳着两个长长的麻花辫,一手托着篮球,一手叉在腰间倚靠在桥栏边,那双大眼睛自信满满地望着远方。我终于明白,父亲在看到母亲第一眼时,她的笑容就已经深深的镌刻在父亲的心上。母亲离开四年,父亲依然无法释怀,因为那个笑容烙印得太深,忘不掉!
姑姑们说,父亲刚认识母亲不久,父亲就要去武汉当兵了,他却交给姑姑们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照顾好母亲。姑姑说,她每周都要跑去母亲工厂住上几天,住到周末就要把母亲接到奶奶家吃饭。在那段日子里,三个姑姑和母亲结下了很深的感情,在日后的40年间她们都如亲姐妹一般亲近,在母亲昏迷不醒的日子里,年逾80岁的大姑和比母亲年长2岁的二姑隔三差五赶过来照顾昏迷的母亲和陪伴越来越孤僻的父亲,短则半个月,长则一个多月。总记得,母亲离世前的那年冬日,一个阳光暖暖的下午,我看见都已进入暮年的她们,围坐在母亲病床前絮叨着往事,一缕阳光透过整面墙的大玻璃窗,投射在她们银白的发间和母亲的额头间,母亲静静地睁着眼睛,仿佛在聆听她们的讲话。那一瞬间,我尽然有了恍惚,仿佛看到40年前她们围坐一团的情景。我知道,有些事不仅仅是想象,一定曾经发生过,抹不去!
我想你了,妈妈!我上班的第一天,你送给我的那块漂亮精致的梅花牌手表,你告诉我上班不可以迟到,要做个守时的人!后来,我知道那块表好贵好贵,你和爸爸都说,女儿上班了,要买个好的!
妈妈,我一直记得你的叮咛,记得你的嘱托,记得你每一次在我不开心时将我拥入怀,笑着说“笑一笑就过去了”;记得遇到困难要退缩时,你仍是笑着说“坚持一下就过去了”的话。
在母亲四周年忌日的前夜,我任思念肆意弥散,任回忆万千缱绻,写下此文,为抚慰自己,为祭奠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