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河遐想(东风车身厂 王兆兵)
吉星照佳地,紫气指新河,这个新河就是百二河。百二河说是一条河,其实就是一股在山涧、林中涓涓流动的水,据说发源自大川乡的老龙垭,由南向北流入今天十堰的城区。
自百二河启动生态修复工程以来,作为祖籍十堰的我,特别想再走一次百二河,去追寻儿时的记忆。那青青草地,涓涓溪流,两岸杨柳轻拂……一幕幕如电影般重现。
近日,一场春雨让车城在湿润中一扫多日的雾霾。我从百二河水库坝外出发,沿山间小路来到百二河村。那条熟悉的小路,绿叶与红花不动声色,春天的风情美而不艳。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让我一点也不觉得陌生。
沿路枝叶繁茂青翠欲滴的大树高耸入云,阻塞山路难以前行,我只能猫着身子,慢慢地在树林中钻进钻出,三个多小时后来到百二河村。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刚才还是云雾缭绕的山间,走出来,眼前顿时迷雾散去,呈现出一幅山水和谐的优美画卷,在阳光照耀下更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百二河村,我看到,树与藤仿佛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恋人,卿卿我我,相互依恋,相依为命,不离不弃。树在山岩,藤也在山岩,树高藤也缠得高;树以藤的缠绕体现自身生存的价值,藤依树缠绕找到了生命的依托和归宿。风吹树动,藤蔓随动;树梢摇曳,藤叶起舞;共担风雨,共享阳光。
走进百二河村,我听到,溪水与河流声相生相随。我突然内心自问,百二河水从何处来?茂盛的山林野草涵养水源,一年365天向山涧渗透,从此就有了长流不断的溪水。溪水百折千转永不回头,将自己的温柔和欢快注入百二河,使之成为车城十堰流动的“天河”。
继续往前走,百二河村熟悉的一切,仿佛还在述说着当年。小时候,为了生活,礼拜天经常要到那里砍柴,渐渐地山路越来越开阔,山路边被行人践踏得寸草不生,土层随着雨水的冲刷流进了河里,下雨天河水分外浑浊。
到了“农业学大寨”时,违背自然规律一味修梯田,山上的树被砍伐殆尽,“大会战”的红旗虽然插到了山顶,但光秃秃的山岭,雨水多的时候,洪水肆无忌惮,百二河成为一条害人的河;雨水少的时候,河水出现断流,百二河成为一条无水的河。
如今,百二河的生态趋向完善,生态能源取代了当年的柴草,进山砍柴的辛苦劳作成为过往。
伴随着百二河改造,堵河水将被引入百二河,一条穿城而过的生态轴、休闲轴、景观轴、文化轴将成为百二河的今生。
我站在改造后的百二河十堰桥上,脑海里满是百二河两岸开门见水、出门见绿的风景。孩子们奔跑、老人们欢笑,小桥、流水,百二河碧波荡漾,在十堰的“外滩”漫步,那将是一幅多么美轮美奂的诗情画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