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职工文化»文学»正文

血染的湘江(东风紧固件 曾军)

2021-05-25 11:12:52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血战湘江》这部影片,我不只看了一次,几乎每次都是眼含热泪,每看一次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究竟是什么在支撑这支红军队伍一直奋勇向前?是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党和红军渡过艰难险阻最终赢得胜利。如今,湘江战役的血雨腥风早已过去,湘江之水默默流淌,湘江两岸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湘江,也称湘江河,长江支流乌江左岸的较大支流,有遵义市母亲河之称。1934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数万红军将士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史诗,这便是著名的“湘江战役”。而影片《血战湘江》则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背景,真实再现了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伟大长征精神。

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强烈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当毛泽东面对“左倾”错误路线给红军造成的惨痛损失时,心急如焚,他一次又一次地与李德、博古据理力争。而当他的正确主张一次次遭到否决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忍辱负重,思考的依然是整个红军乃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他带头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内团结统一,积极服从组织决定,坚决执行中央命令,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最终,中革军委研究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决定暂时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改向敌人最薄弱的地区贵州方向前进。在紧要关头,既避免了中央的分裂,又使“左倾”错误路线得到纠正,终于迎来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在湘江战役中,红5军34师,一支为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断后的英勇之师,被称为“绝命后卫师”,与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几乎全军覆没。在枫树脚战斗中,在34师组织召开的最后一次作战会议上,师长陈树湘向部队发出命令:战斗中,团长战死,团参谋长顶上;团参谋长战死,营长顶上;营长战死,连长顶上,各团营依次按顺序往上顶,如果队伍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与阵地共存亡!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慷慨激昂的誓言,所体现出的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不仅折射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让英雄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真实和富有立体感。每次看到这里,我都深受震撼,也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在心中默默缅怀那些牺牲的英烈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头顶是呼啸而过的敌机,沿途是围追堵截的敌人。整个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余人,湘江洒满了烈士鲜血,鲜血染红了滔滔江水。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史久远,号角犹闻。今天,我们更要铭记那段悲壮的历史,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