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的自知之明(东风退休职工 石有为)
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之后,国人自发的悼念场面催人泪下,全球对他的赞颂也都异口同声。在追忆袁老事迹的文章中,袁老曾拒当湖南省农科院院长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当时袁老着急地对领导说:“我是个搞科研的工作人员,一不懂政治,二不会管理,怎么能当农科院院长?”知夫莫若妻,袁老的夫人也支持他说:“你自由散漫惯了,搞科研还成,当官一定不是好领导!”领导最后同意了袁老的意见。
袁老的自知之明堪称一面镜子。第一,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第二,他不认为在业务上出了名就一定要当官。好在她们伉俪夫唱妇随,琴瑟和鸣。而在袁老的这面镜子面前,人们却常常能看到另一种表现:个别人把当官看作人生的首要追求,对过去在业务上曾经做出过的一些成绩,他认为应该是求官的铺路石、要价的砝码。一旦不遂所愿,轻则牢骚满腹、消极怠工,重则私下联络……倘若有朝一日得遂所愿,他那张脸可真够瞧的。彼时他似乎觉得自己满身都是长处,并无一丝短处;逢会必侃侃而谈、发号施令,从未感觉自己有不懂不会之事,连法纪有碍之事都敢碰一碰。凑巧的是,他可能会有一个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老婆,促成了他不日东窗事发、穷途末路。这些年来,在我们身边看到的此类例子不是个别的吧?
袁老的自知之明告诉我们两条做人的原则:一是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最好去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二是做什么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私心,当官不当官都应该一心为国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