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职工文化»文学»正文

杨武之的教子之道(东风退休职工 石有为)

2021-07-01 13:26:58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又逢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季,暑假也将接踵而至。穿旗袍高擎葵的热闹助攻之后,孩子和家长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发榜,届时必然又是有人喜上眉梢,有人嗒然若丧。而预备明后年高考中考的家庭更加拧紧了学习备考的发条,课外辅导的行情也有增无减。一句话:读书就是一切。

对学生来说,读书是主要任务,但决不是一切,更不是第一。从媒体披露可知,即使在高考考上国内外名校、学业有成的学子中,也有后来在人生价值观取向或心理素质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的例子。究其原因,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没有普遍认识到应该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

杨武之曾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历任清华、西南联大、复旦等高校教授,他在清华授教时,有一个聪颖好学、数理成绩优异的儿子,进初中之后就已开始自学高中数理课程了。但杨教授让教授朋友代请了一个大学文科高材生,用两个暑假的全部时间专门教儿子学完了整本《孟子》。读到什么程度?读到文义贯通并且会背的程度。

杨教授让儿子熟读《孟子》是有深意的。仅举《孟子》名句三为例: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说读书人要有家国情怀。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说读书人要有气节。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说读书人的担当大任之道,也是国家的兴亡之道。杨教授让儿子在十来岁少年之时先浸润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正气之中,然后再去攻读数学物理。打好了做人的基础,杨教授的儿子后来漂洋过海,求学西方,成就卓著,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大物理学家,在耄耋之年又毅然回归故土,报效国家。杨教授的儿子在谈到他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时说,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不是物理学,而是父亲当年让我熟读的《孟子》,《孟子》的章节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杨武之教授的儿子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