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人间是此峰(东风商用车 祁顶峰)
一百年时光,风雷激荡,天翻地覆,一个古老民族从积贫积弱,到再次屹立于世界东方,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世人面前日渐清晰。
五十二年风雨,涛飞江上,气象万千,正如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风华正茂的少年,时代的浪潮中,东风正在描绘浓墨重彩的宏图。
一曲悲歌成凯歌 风雨不忘来时路
清朝末年的中国,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军阀混战,五千年文明风雨飘摇。1921年7月,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扬起了中国前进的风帆,也指明了乘风破浪的方向。
随之而来的便是共产党人率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斗的岁月,直至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声宣告: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滋润和灌溉胜利之花的,是泪!是汗!也是热血!热血染红了党旗、染红了国旗,也染红了万里河山。
1969年始建于鄂西北的“二汽”,同样秉承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特质,五十余年风雨历程,几经沉浮,傲立潮头,回顾历史依然激荡人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
在一穷二白、毫无产业基础的茫茫鄂西北山区建造一座汽车厂何其艰难。在中央的号召下,聚宝的模式汇聚了全国各地优秀人才。而在建厂及生产期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的自力更生精神发挥了重大作用。“二汽”拓荒人一边生产,一边建设,终于在鄂西北的大山中让一座汽车城初具雏形。
当年的条件虽然艰苦,但老一辈们的坚韧坚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成就了二汽的初期发展,打下了东风的基业。干打垒、芦席棚、马灯,这些听起来有些遥远的词语,经过五十余年的提炼与升华,“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已融入东风人的血脉,化为东风人代代传承的基因。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78年,当时国内外形式及国家经济调整,“二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及时调整并实现了“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战略性转移。1983年开始试行“利润递增包干”,并在企业内部推行了“三全面”分层经营承包责任制。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5月,第30万台东风车下线,两年后便迎来了第50万台车辆下线。
回顾历史,东风公司能转危为机。这一时期的东风公司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精神特质?它是穷则思变,主动探索之后获得的丰厚馈赠;它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之后迎来的厚积薄发。
踏破白云几万重,砥柱人间是此峰
2000年后,东风公司的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与日产、本田、悦达起亚等合资合作,引入了先进的汽车技术,也导入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不但形成了延绵千里的汽车长廊,还成长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汽车企业。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虽然让处于暴风眼的东风公司按下了三个多月的生产暂停键,但复工之后的快马加鞭,以及2021年4月“东方风起”计划的正式起航,让人们再次领略到了已经刻进东风人骨子里的不抛弃、不放弃的“不服周”精神。
52年风雨历程,多少艰难曲折,东风公司又何曾向困难低头。回顾历程,不禁感慨自强不息的东风人: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压霜打,梅花依旧向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