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盆温暖的炭火
■吴春强(东风商用车车身厂)
俗话说:进入腊月就是年,意味着过年进入倒计时。记得上小学时,我刚从北方的外婆家来到鄂西北的小城父母身边,那个时候,我更喜欢在北方一望无垠的雪地里撒野的感觉。
鄂西北的小城,虽然没有北方冬天那样寒冷,但在过年的时候也是冻得手不想从袖笼里抽出来,摸什么都是冰冷的。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堂屋里中间放着一个烧得通红的火盆,在木炭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中祛除寒冷。
火盆就是一口废铁锅放在一个四方的木架上,木炭放在“锅”里烧。小城里山多田少,山上都是松树、柳树林。所以一到冬天,满街都是卖木炭的,不过价钱贵,也不是每家都能享用。
在我们家里,父母加上老人孩子有七八口人,平时都舍不得多放木炭,总是从刚做好饭菜的灶膛里,铲出一炉尚存余火的木柴坨坨,再放几根木炭进去。只有到了过年时,父亲单位会分一大麻袋木炭,这时才敢每次多用上几根木炭。如果稍微用多了,被父亲撞见,一定会被父亲呵斥。
有一年,小城里没有下雪,天气却异乎寻常的冷。每次放学,我一路小跑回家,就是想早点享受火盆的温暖。黑色的木炭在火盆里一点一点地烧得通红,变了颜色也变了形状,发出炽热的光,不时地发出“嗞滋”的声音,还会飞出点点火星。火盆烧到很旺时,还有火苗窜出。每当我从外面与小伙伴们追逐打闹回来,把冻僵的小手放在火盆旁烤火时,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有时就坐在火盆边,静静地看着这变了形状变了颜色的木炭,静静地看着这黄黄红红的火苗出神,眼前幻化出各种美丽动人的景象。父亲总是很忙,很少有时间坐在火盆旁,只有母亲、外婆,还有时不时来窜门的邻居大叔大婶们围坐一起聊天,唠着家长里短。
这样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就要过年了,父亲骑着自行车送我去他工作的单位里洗澡。在一个不大的办公室里,火盆里的火烧得很旺。一个大木桶里盛着满满的热水,父亲还在火盆边架上一把烧水壶,满屋里充满了暖融融的味道。我赶紧跳到大木桶里,洗得满头大汗,还舍不得出来。
虎年,马上就要来了,我总是怀念着那火盆的温暖。如今,家里暖气让我们穿着一件单衣也不觉得寒冷,但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在这寒冷的冬天,家里温暖如春,也大概就是人们追求的安稳舒适的小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