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
■肖娈(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
年是什么?年是四季轮回,是香甜、是祝福、更是团圆。
记得儿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一进腊月,父母便忙碌起来。此时已放寒假,我便常随母亲置办年货。集市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鱼肉蛋莱一应俱全,平日难得的糖果、点心母亲也会买上许多,满载而归。
“扫年尘”必不可少,拆洗窗帘,擦拭门窗、桌椅板凳,家什用具也要一一清洗,甚至连床板都要掀起,去除藏匿的灰尘污垢。经过一番辛苦,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焕然一新。
每日下班,父母便在厨房张罗准备,剁肉馅、炸肉丸、卤牛肉、炸茄盒、煎蛋饺、炒花生……我们小辈也会帮着打打下手,顺便不时地把刚出锅的美味拿点塞入嘴中尝个鲜。
转眼到了除夕,这可是新年的高潮。天一抹黑,我们姐弟三人就会迫不及待地穿上略显宽大的新衣,围坐在桌前。待父亲点燃鞭炮,一阵噼啪爆响声中,年夜饭开始了。烧排骨、红烧鱼、煎春卷、烤糍粑、蒸扣肉……其中最美味的当属母亲自制的肉糕。这是故乡麻城的一道传统菜肴,将鲜鱼去皮去刺,猪肉剁成酱,两者搅拌成膏状,加入红薯粉及各种调料蒸熟,再改刀切成条状,十分鲜美。
吃罢年饭,我们便和邻家孩子们一起放烟花。此时的夜晚漆黑而寒冷,但街上弥漫着鞭炮的硝烟气息,爆竹声、欢笑声不绝于耳。玉树临风、窜天猴、仙女棒、太空人……无数烟花直冲天际,或如花束缓缓坠落,或如流星疾驰而过,五彩缤纷,绚丽夺目。我手中还藏着两个“满堂红”,这是留着回家熄灯放的。
大年初一,我们通常都是被鞭炮声吵醒,接下来便是拜年收红包、看划旱船舞龙灯……
斗转星移,昔日孩童早已步入中年。如今,少了烟花爆竹的喧嚣,少了对新衣的渴盼,美食也已司空见惯,但我仍然珍惜父亲亲手写的福字与春联,渴望一家团聚的年夜饭,期待着红红火火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