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渴望》到《人世间》
作者:石有为(东风退休职工)
1990年,电视剧《渴望》以开创性写实视角直面百姓生活,揭示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当时,“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一部好电视剧几乎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当时毛阿敏演唱的《渴望》主题歌火遍大街小巷。2022年初,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以棚户区“光字片”五十年岁月里周姓一家和邻里亲友的命运与时代变迁的交织为背景,又书写了一部百姓生活史诗。
这部电视剧使大多数中老年观众群因为感同身受,成为忠实的拥趸;在年轻观众群中也跨越代际成功破圈,引发追剧。但据媒体披露,也有相当一些年轻观众表示只爱追青春偶像剧,不爱看《人世间》之类的电视剧。
我们不能强制年轻人爱看什么不爱看什么,但我们应深思造成一些年轻人“只爱追青春偶像剧”这一倾向的根源及对策。情节紧凑浪漫、主角帅气美丽是青春偶像剧的表现特点,受年轻人青睐自然无可非议,谁年轻时没有过遐想呢?但是年轻人什么都应有个度。比如娱乐,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自然不宜什么都横加干涉,然而我们也明确反对鼓吹娱乐至上。前人也曾有言:不为无聊之事,怎度有涯之生?关键是要正确领会“无聊”二字。领会其为“偶尔消遣”,得其精髓;领会其为“不加节制”,失其本义。娱乐消遣可以是调剂人生劳累的润滑剂,但是绝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另外年轻人还应居安思危。世界并不安宁,疫情并未平定。没有前人奋斗,哪来岁月静好?接受居安思危的教育,莫过于多了解父辈祖辈的艰辛,多看看《人世间》这类电视剧就是途径之一。《人世间》中周秉昆对儿子周楠说:“苦吗?嚼嚼咽了!”懂了这句话你才真懂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育是人类社会传承的接力棒,影视也是重要的教育渠道。当年,《渴望》主题歌唱道:“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今天,《人世间》主题歌唱道:“有多少苦乐,就有多少种活法。有多少变化,太阳都会升起落下。”《人世间》是一部能够让我们老老少少都受教育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