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的春天
■杨冰融(公司总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是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更有先生内心对这个季节的独有情怀。每年春季,我都会安排好时间回河北老家,这也成了大学毕业后的一个习惯。
华北平原的春天是让人胃口大开的。今年照例,我早早就开始憧憬小长假的伙食安排,甚至一日三餐要吃什么都提前告诉母亲,第一天吃香椿、蒲公英,第二天吃菠菜、榆钱饭,第三天临走前再包上一顿荠菜馅的饺子,父亲也会提早去寻觅食材,生怕错过了一年一遇的春天大餐。当享受着春天美味的时候才明白,自己真正眷恋的并不是那份味觉体验,而是搬个板凳坐在父母身边边吃边聊时的温暖。
华北平原的春天是让人心情舒畅的。自从许多钢厂减产,开始追求绿色发展,煤改气、蓝天保卫战等一系列的政策让家乡的环境不断改善后,空气里的煤气味淡了,空气质量逐年好转,雾霾减少还天空以湛蓝。现如今和煦的春风取代了凶猛的沙尘暴,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一阵风吹过,头发里、鼻孔里全是尘土,走在路上睁不开眼。
华北平原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没穿透地平线,就听到街头卖菜的吆喝声,那长长的音调里,饱含着属于劳动者的淳朴。闭上眼,仿佛闻到了他菜篮里飘来的味道,有菠菜的清凉,有韭菜的甜香,还混杂着些许油菜花的芬芳。清晨漫步在乡间小路,美丽乡村如一座座静谧的童话小城,充满诗情画意;放眼望去,雄安新区塔吊林立,劳动者们在彼此逐梦的身影里穿梭忙碌,憧憬着千年大计的蓝图在自己的劳作中一步步变成现实。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对春天的独有记忆,它或许像一幅画,碧水蓝天;也或许是一道菜,唇齿留香;更或许是一句话,让人斗志昂扬。而我心中的春天,是每一种味道的体验,那得益于大自然的包容与慷慨;是每一次心灵深处,对亲人们遥远的思念;是每一次汗水的背后,源于内心的那份执着信念。
热爱生命,去妆点自己多彩的生活;懂得感恩,多予家人一些暖心的陪伴;追求梦想,挖掘自己的能量,多为国家发展创造价值,为社会进步作贡献。我们需要充满正能量,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热诚,我们也要学会在快节奏中把脚步放慢,等一等身后步履蹒跚的亲人,回首俯身,留住孩子们笑容里的那份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