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思“暑”
■袁超(东风设计院)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又是一年三伏季,持续的高温除了将人世间“蒸笼”烤得更闷热之外,让网上太多的视频与段子得到了“增产”。
大暑的热,是从脑袋顶到脚底板的热,是从皮肤浸透到胸腔的热,是只有蜗居于靠着“喘息”的空调才能延续生活的热!在大暑,流出的汗总会要远远大于喝下的水。白昼的阳光不知疲倦地灼烤,似万箭齐发,要征服仍在昂扬向上的一切。
因为有了农村的生活经历,对于大暑的热,其实我保留着一份宽容与理解:大暑,正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面对高温,农作物用自己的成长回应万箭射来的灼伤。“大暑不暑,五谷不鼓”这一农谚,正是讲透了农作物以饱满、瓜果以香甜成了这场“火热战斗”的胜利者。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大小暑期间,还有一个乐趣:此时正是观云、拍霞的难得时机。晴空万里之中,看碧空中银追墨吐,素深变幻,“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心静自然凉不失为一种乐趣。在黎明与傍晚之时,晨起见东方渐渐赤颜红彤,晚来望西边夕阳缓缓作别,都惹得成片彩霞追随与拍手。若再有荷舞微动,连被晒成小麦色的围观者都会连连按下手中的快门。
当张学友那首经典的《夕阳醉了》在耳边重新响起,在大暑季节的黄昏走出蛰居了一天的空调房,可否擦拭无可奈何的消极是一种生活态度;能否接受不如己愿的环境,并从中发现隐藏的乐趣也是一种难得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