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村变美了
■马江静 (东风柳汽)
时光荏苒,我曾被下派到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新村参加脱贫攻坚工作三年。三年里感慨万千深刻体会到脱贫攻坚战必须有躬身披荆斩棘的勇气,深入田间地头接地气的耐心,共产党员永不磨灭、永不服输的信念,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2018年2月28日春节假期刚刚过完,我就来到大新村驻村。这里地处大苗山,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是国家级贫困县。生活、语言、风俗、饮食习惯大不一样,让我一开始非常不适应。每天都没有固定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群众的大小事都得管。扶贫工作困难远比想象的要多,贫困户的不理解、漫无边际的谩骂,闭门羹、挫败感、工作不顺的焦虑……只能自己扛起来挺起身板昂首向前。
大苗山坡陡弯多,到处都是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常常会遇到各种危险状况。道路没有硬化入村非常泥泞难行,也不记得多少次摔倒在路上。但最难的还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需要锲而不舍地死磨硬泡,坚持不懈每天上门做工作。遇到困难时,无论群众是否理解我,我从不害怕群众的质疑,只要付出一片真心、把事情做好了,其他的群众也会被感动,逐渐配合我的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大年初六我接到命令马上返回大新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扶贫干部带领村两委冲锋在防控疫情一线。不停地排查人员、车辆,同时流动不间断地广播,网格化管理防止人员聚集。“五加二、白加黑”早已成为工作常态。
我驻村的三年来,大新村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修建屯级道路5条共23.5公里,维修加固村级道路塌方5处,修建凉亭一座,修缮水利设施3条15公里,协调资金70万元修建苗族文化坡会一座。行政村所在地通4.5米的村级水泥路,20户以上的9个屯均通了水泥硬化路,解决了群众一直以来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我的单位东风柳汽还支持大新村15个垃圾池建设经费12万元。
大新村112户贫困户实施三批危房改造,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入住19户,全村全部消除了危房。
针对大新村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坚持扶贫先扶智,每年定期举办大新村学子学习交流分享活动,发动社会爱心人士资助贫困生30多万元,每年向大新村两所小学发放2万元学习用品,并联系其他后援单位开展慰问。大新村到2019年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2020年贫困户全部清零,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实现了决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
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我是普通的一名战斗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没有闪烁的霓虹灯、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以行动为马,用真情打动贫困群众的心扉,因地制宜以智慧为贫困群众指引致富方向。如今,大苗山的大新村变富了变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