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职工文化»文学»正文

书为心画

2023-03-14 11:30:00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周世荣(东风退休职工)

书法创作是书法学习的方向,也是最终的目标。书法创作不是简单的点画组合,也不是因循守旧照抄古人,而是在临摹学习古人经典碑帖的基础上,以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诸因素抒发作者情怀的过程。

“追本溯源,取法乎上”是书法学习创作之源泉。创作的高低有赖于临帖功力,临帖的取法决定创作的风格。选择自己钟爱的书体碑帖,沉下心来,深入研习,入古出新为最佳选择。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临池功底和对书法经典的解读、把握及转化能力。“登五岳然后知山,浮海澳然后知海”王铎崇尚古法,一生勤奋习古。他认为“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他以魏晋为宗,融合篆隶笔法,强线条之筋骨。

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有“三段功夫”之说。学书法最初阶段专精一家,下苦功,心追手摹,务求形似与神似。第二阶段,广临经典,博采众长。第三阶段,由博再精,出入古帖,师古而化之,自立面目。民国大书法家于右任说:“学书法不可不取法古人,亦不可拘泥于古人,爱好者习之,只要以心摹手追,习之有恒,得其妙谛,即可任意变化,就不难自成一家。”唐代颜真卿就是继“二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其书“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熔铸万象,臻于化境。

创作前的构思是心中对所要创作的内容作大体规划,如字的位置、行笔轻重、墨色浓淡、章法布白处理等等,是动笔之前在心中进行的总体设计,创作之前要做好构思的全部设想,越详细越好。要根据作品的用途,确定字体、款式、尺寸、章法、正文、题款内容、钤印等,并写出小样或草稿。创作素材的选择是当今各类书展非常关注的内容,大多以散文、诗词、书论、题跋、楹联,和文学理论等为选择范围,并严把文字关,确保文字本身的正确性,避免生僻字、慎用异体字。整体构思后还要通过篇章的构图来体现作品气韵神采。南齐谢赫所著《古画品录》中总结绘画理论中的六法之一“气韵生动”,跟书法创作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南齐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提到了“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骨丰肉润,入妙通灵。”

不同书者的性格表现在书法创作上,必然带有程度不同的个性色彩。所谓“书如其人”,不同个性的人,其反映在书法创作上风格也不同。风格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颜字的开阔、柳字的紧收、张旭的狂放、黄庭坚的奇崛,都清楚地体现了作者个性。

学书法先要得法,依法入门,然后登其堂、入其室、探其奥。章法、字法影响着一件作品气势,墨法的骨、肉、筋、血、气则影响着作品韵味和整体效果。章法是一件作品的整体核心,一幅作品的创作程序是由局部到整体,而欣赏书法则是由整体到局部,评定一幅作品的程序应遵照“远观章法、近看结构、细察点画”。章法最先进入人们的视线,所以作品创作要“着眼于整体,着手于局部”。清朱和羹《临池心得》云:“学书先明源流,次谙法度,次明传习之异同。”又云:“法度者,间架结构之类,以及精神气魄,寄予用笔用墨是也。”

书为心画,书法作品是书者的感情流露与心灵印记。所以说激情是书法创作的要素之一,灵感和激情往往相伴而来。唐孙过庭《书谱》论创作中的“五乖五合”,其中“神怡务闲”“偶然欲书”所言与精神、心情状态有直接关系。书法创作就是作者抒发情怀的过程,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是情感的流露。因为感怀,才有王羲之盛大雅集活动的美文《兰亭序》;因为悲愤,才有颜鲁公催人泪下的《祭侄文稿》;因为傲骨,才有苏东坡苍凉多情,惆怅孤独心情的《黄州寒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