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
■石有为(东风退休职工)
琴棋书画四艺旧称文人四大雅事,特指古琴、围棋、书法、绘画,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和需掌握的四门艺术。倘若琴棋书画都精通就号为“四绝”。琴圣俞伯牙、棋圣黄龙士、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都是史传负有盛名的单项顶级高手,不宁唯是,皇皇华夏从古至今四艺中名人辈出,不暇细说。然而真正琴棋书画都能达到“四绝”程度之人似乎只见于小说家溢美之词中。一骑绝尘方称绝,一绝已惊世,曾见谁“四绝”?
古时能终日悠游于琴棋书画之间的多半是不事农桑、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一些凭借琴棋书画一技之能谋取饭食的贫士是不在悠游之列的。《红楼梦》里的公子小姐常借琴棋书画消遣时日,《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却只爱刀枪棍棒。李汝珍的《镜花缘》前半部写海外奇观,倒也引人入胜,而后半部却大量铺陈琴棋书画以及各类所谓文人专属之雅事,几成万宝全书,不无作者卖弄之义。
就像《诗经》中有庙堂雅、颂也有民间国风一样,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是可以并存于世的。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也可与外国名曲媲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更是融会中西、惊艳世人。随着百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如今琴棋书画好似“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普通人家自娱自乐的常见乐器无非是二胡和竹笛,现在置钢琴买小提琴学琴的家庭比比皆是,有的学校或社区搞汇演可以摆出好大规模的阵势。老年人自购电子琴萨克斯等搭配多种传统民乐的民间乐队也遍布各地群众广场。
目前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西洋乐器产销国。围棋棋社中棋童荟萃,棋枰对弈互较高低,历年诞育了不少高段位棋手。树荫下街院内广场角,人们围着中国象棋的楚河汉界日日酣战不已。围棋象棋两大棋的痴迷棋友分庭抗礼、难分伯仲,此外,连国际象棋也冒出了世界级棋手。书画界如今更是蔚为大观,书画协会书画商店书画课堂随处可觅,一到过年或节庆,无偿献艺的各类书画爱好者蜂拥而至,酣畅落笔时,书画惊四周。过去在展览馆才能欣赏到的书画展览,现在时不时就能在广场或布置厅内看一回,赏心悦目之外真的还能发现几幅精品。老百姓心目中的琴棋书画高手满民间。
琴棋书画之普及说明了文化艺术是人们满足温饱之后的生活必需品,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说它是必需品,因为它提供了增长修养、愉悦心情、交朋会友的精神需要。绝大多数琴友棋友书友画友都不是为了成什么“家”而投入身心的。当然有志于成为琴棋书画界的名家也无可非议,不过琴棋类的名家一般是要通过赛场产生的,而书画类的名家有的是小圈子内不知按什么标准推举的,比如在某些书画展中,一些丑书丑画也登堂入室甚至名列高榜,评选家说正因为丑书丑画水平高,所以一般人才看不懂。那好吧,只要他们不强迫别人欣赏并模仿,自己关起门来自封名家也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