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的一生
■曾军(东风紧固件)
一晃,过去快十年了。当时,我是从母亲口中得知家门二姑去世了,心里一怔,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二姑不过六十出头,怎么突然说走就走了呢?
二姑是后院小爷的独生女,比我母亲大三岁,她家与我家紧挨着。二十多岁的时候,二姑经人介绍与二姑父结婚了。考虑到小爷孤身一人,年纪也大了,二姑父便以“倒插门”的方式做了上门女婿。
一年后,二姑生了个男孩,和我是同年出生。但随后,二姑和二姑父之间却不知为何发生了重重矛盾,在孩子7岁那年,这段婚姻便匆匆走到了尽头。离婚后的二姑,没有正式工作,只能靠种地卖菜维持生计,还要独自一人抚养年仅7岁的儿子和照顾年老体弱的小爷,日子过得清贫又辛苦。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在我的记忆中,大夏天二姑一个人顶着烈日,在菜地里劳作,一直忙碌到日落西山。然后第二天老早又到菜地里摘取新鲜的蔬菜,装满竹筐,用扁担挑到菜市场叫卖。其实,这也是当时村里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可放在二姑身上却格外让人不忍直视,但是为了这个家,二姑还是默默承受了,而且一过就是好多年。
后来,在有心人的撮合下,二姑和现在的二姑夫李叔走到了一起。李叔是外乡人,也算是倒插门,李叔心好又肯吃苦,有了李叔的帮衬,二姑家的日子逐渐有了起色。印象深的一件事是,李叔利用房子边上的空地搭建了一个洗澡间,虽说每次洗澡要不断添加煤块来加热水箱中的自来水,但在当时人们洗澡都还不太方便的情况下,已是很让人羡慕了。而且李叔对待小爷也像自己亲生父母一样,最后为小爷送终。因此,村里人私下里都说二姑找到李叔算是有福气了。
前些年,村里刮起一阵盖房风,各家各户都忙着把危旧瓦房推倒,在老宅基地上盖起了小洋楼。你方唱罢我登场,房子盖得一栋比一栋漂亮,没盖房的人家屈指可数,二姑是其中一家,原因当然还是经济比较紧张。谁不希望住上结实漂亮的楼房呢?不过李叔到底没让二姑失望,东拼西凑好不容易也盖了一栋小洋楼。乔迁喜宴那天,左邻右舍都来道贺,二姑忙着招呼客人,给大伙儿敬酒递烟,脸笑得合不拢嘴。
新房子带来新气象。本以为好日子会一直延续,孰料没过几年,二姑竟身染重疾,住进了医院,短短几个月时间便被病魔夺走了生命。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两年,李叔也因病去世了。而二姑那个和我同龄的儿子,选择去南方打工,留下那栋空荡荡的房子,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
现在,每次回老家看到二姑房子门前长满了青草,常年紧锁的门窗上也落满了厚厚的灰尘。那门窗里锁住的不光是岁月,还有一段段曾经鲜活的往事。二姑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遗憾,留下的是一声叹息,也许这就是人生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