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妙耳”王毅
编者按:
以匠心致不凡。日前,公司隆重表彰第二届“东风工匠”,在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进一步传承弘扬工匠精神,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激励更多劳动者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兴企、技能报国之路。今日起,本报推出“第二届东风工匠风采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无论是汽车发动机还是整车研发试验阶段,最怕发现不了问题。”秉持着事事较真的态度,再细微的异响,都逃不过他的“妙耳”。头戴耳机,手握收音棒,踱步在试验架前,一旦开始听,眼神便凝重起来,偌大的试验室里,除了机器的声音,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积累中,他以精益求精的匠人情怀,从一名爱车的普通工人一步一步成长为懂车的技术能手、技能大师、一级专家。他就是第二届“东风工匠”、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质量验证中心发动机试验工王毅。
从事发动机试验13载,王毅精通发动机装配、试验运行、故障解析,练就“听声诊断”绝活,用“妙耳”感知发动机的脉搏。作为马赫动力守护者,他勇于担当,带领团队担当C10TD发动机装配任务,累计装配发动机200余台,试验测试207项。他善于创新,参与东风马赫动力C15TD发动机NVH试验工作,为马赫发动机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装保障。
从“追车小子”到一级专家
5月7日,王毅从车管所领到新车牌照,并小心翼翼地安装,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对这辆车的喜爱。这辆极光绿东风风神皓极,是东风公司给本届东风工匠的奖励。
“我和它的缘分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王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这款车搭载的发动机就是自己守护的马赫动力,闭上眼睛,发动机的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连接处都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虽然实际装配一台发动机需要1—2天,但在我的脑海里,10分钟就够了。”
回家路上,他哼着小曲,享受着皓极静谧的驾驶空间、智能驾驶系统和马赫动力带来的极致操纵感受。从皓极研发的试验工到车主,习惯找问题的王毅说自己还有点不习惯。“以前顾着找问题,现在这车属于自己了,还真挑不出毛病。”
对车的“苛刻”源自王毅对汽车的热爱。早在上学时,王毅就是个“追车小子”,对各种汽车“爱得痴狂”。王毅向记者介绍,大学虽然学的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但接触各类品牌车型机会有限,只能周末通过“压马路”的方式过过车瘾,武汉的大街小巷,哪里车多哪里就有王毅的身影。
有时候为了听豪华汽车启动的轰隆声,王毅在路边一蹲就是半天。身边驶过一辆没有见过的车,他会激动地跟在车后小跑一段,努力看清车的各个细节。“当年,在晚上,我只要看一眼刹车灯就知道是哪个品牌的车。”
因为对车爱到骨子里,初入职场的王毅更加珍惜与汽车发动机相处的每分每秒。
2010年王毅入职东风公司技术中心,被分配到动力总成试验运行岗位。因为专业基础扎实,一周的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汽车发动机装配的全部操作。当其他同事还在学习装配时,王毅已经成为第一批参与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合适人选。
“我们6个人分成3组,每12个小时倒一次班。”王毅说,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每个小时都要将发动机转速、水温、扭矩、功率等近20项数据手工记录下来,如果遇到数据异常,要及时反馈给工程师。
这项工作一干就是三年,工作内容几乎不变,王毅坚持一丝不苟记录发动机试验数据。在他看来,为工程师提供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和数据,是发动机能否研发成功的关键一环。
学得多了,王毅开始自己解决问题。有时候上夜班,试验发动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转,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查找故障,让发动机重新转动起来。“如果故障不解决,就白白浪费晚班12个小时的宝贵试验时间,研发进度也会延后。”王毅告诉记者,独自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他对发动机故障的判断能力,发动机的5大系统、2大机构以及近千的零部件他都了如指掌,只要不是与设计相关的故障,他一般能够解决。
“一直觉得自己知识不够用,专业技能欠缺。”王毅回忆起自己参加湖北省青年职业技能竞赛汽车维修工种比赛时,由于没有整车装调的实战经验,便利用
周末时间去4S店,跟着老师傅学习整车故障查找和修理,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对职业的热爱,对技能的渴求,使王毅从发动机装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熟悉整车试制和试验阶段的全部流程,成为精通发动机装配、试验运行、故障解析的一级专家。
用耳朵“诊断”汽车故障
王毅喜欢听发动机的声音,特别是遇到没听过的声音,就一定要拿手机录下来,存进自己的声音库中。
“毅哥又来录音了?”发动机试验室的同事们自觉地为王毅腾出一个最佳听音位置,现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王毅麻利地打开手机开始录音。几分钟后,试验室再次热闹起来,王毅开始向大家分享刚才收录声音的特别之处。这样的画面,是发动机试验室的日常景象。
发动机声音由进气噪声、排气噪声、发动机本体机械噪声等组成,又包含了零件间的摩擦、旋转和碰撞等声音。
“听音诊断的难点在于,发动机工作时,所有的声音混在一起,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听得出异响,还要知道异响来自哪个位置。”王毅说,“闲下来时,反复听一听既是对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是一种享受。”
时间一长,王毅就像一位严谨的交响乐指挥家。发动机工作时,大大小小零件发出的声音成了他耳中美妙的交响乐,其中任何一个细微的“音符”错误,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有一次,王毅搭朋友的顺风车,听见汽车行驶过程中时不时出现一种轰隆隆的声音,朋友让王毅听一听是不是发动机的声音。仔细听了一会儿,王毅告诉朋友:“这不是发动机的声音,发动机上不会出现这样的声音。”了解朋友汽车的驾驶年限后,王毅得出结论,朋友的车是轴承有问题了。
“轴承如果完全坏了,许多人都听得出来,那是一种像飞机飞过头顶一样的轰隆声。但是在轴承要坏不坏的情况下,这声音还是很隐蔽的,维修厂需要花大工夫一个一个地排除故障、找出问题,再进行维修。”王毅介绍,听音诊断大幅节省了时间和人工成本。
如果说用耳朵“听音诊断”只是找出故障的手段,那经验和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走进发动机试验室,准备间里的架子上整齐摆放着王毅的收音设备。他介绍,每当收到故障警告,通过设备运行参数及运行发出的声音就能精准预判故障原因。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收音手段更加先进,既可以选择性听不同方向的声音,也可以听到不同赫兹频段的声音。技术的进步,让王毅能听到更多声音,更好地诊断故障,从而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某增压发动机研发过程中,王毅所在的研发团队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故障——发动机缸垫经常被冲破。“发动机试验时,总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但现在的声音与正常情况下有区别。”王毅把发动机故障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根据声音的异常,团队找出发动机缸盖有出现穴蚀,最后诊断结果是发动机台架的冷却液循环系统除气能力不足,导致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产生很多气泡,从而产生局部高温,撕裂缸垫或产生穴蚀。
考虑到这种声音十分细微,若是经验不足或没有专业听音设备辅助,难以发现故障,王毅向设备工程师们建议,在发动机进出水管中增加了一段透明的观察窗。这样一来,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发动机运转时内部水循环的情况,里面一有气泡就能马上发现,及时进行手动排气。这个想法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相关的改善也被收纳进东风公司技能技术创新成果中,并获评优秀奖。
做马赫动力的“守护者”
2022年4月13日,东风DSMA平台首款SUV、东风马赫双擎首款SUV——东风风神皓极正式亮相。皓极的亮相发布,让东风风神以创新视角解读造车逻辑,成功引发“极可能是紧凑型SUV的终结者”话题讨论。
“新车首发亮相那天,看到全网都在热议,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在皓极之前,我只负责试验领域,从皓极开始,试制也有我的参与。”王毅兴奋地说,这个车型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他把自己对车的热爱倾尽所有给了它。
2021年8月的高温假,王毅作为业务骨干放弃难得的假期,带队支援皓极研发。为帮助试制组按时完成任务,本来一周的支援周期增加到半年。在这段时间里,王毅把自己的心态“归零”,认真学习内饰、线束、底盘等装配知识,完成了从只精通发动机到精通整车的跨越。因为懂的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半年后王毅回到整车试验室,运用自己参与试制的经验,为工程师们提供更多有利于试验问题检出的建议,大大提高了新车的研发效率。
让东风自主动力拥有更高质量,王毅无悔付出。
马赫动力研发初期,王毅刚从辅助技师转为责任技师。他带队进行首台样机的装配,任务周期紧、难度大,王毅和团队想方设法优化装配环节。为提升发动机的装配品质,王毅提出将试验时才会使用的内窥镜运用到装配过程中,在组装过程中就排除产品质量问题。
“从首台样机装配,到最后我们一共装了200台发动机,没有一台发动机在试验过程中因为装配质量出现故障。”王毅自豪地说,“这个办法缩短了整个试验周期。”
为了不让马赫动力的研发在自己这一环掉链子,王毅时时刻刻把发动机的事情放在心尖上。
每次把发动机装到试验台架上开始实际姿态模拟运转前,王毅都会先仔细检查发动机机油、水是否渗漏,温度是否合适,当手指按下操作点火键听到发动机的正常轰鸣声,他紧绷的神经才会微微放松一些。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时,王毅会站在试验室的门边,认真聆听每一处声音细节,直到确认无误,脸上才会露出满意的微笑。看到他的笑脸,同事们就知道这次试验一定会顺利。
2019年,马赫动力处于试验关键阶段。王毅每天提前来到试验发动机前,除了做好常规检查,还会反复确保发动机状态与前一天试验状态一致。“每台发动机都来之不易,我们要注重每一个细节,让试验发动机更有价值,数据更真实可靠。”王毅说。
走出试验室,在奕炫MAX十万公里长测时,王毅更是像守护自己孩子一般守护马赫动力。2021年,王毅跟随试验车队穿越川藏线、青藏线,连续出差76天,时刻关注发动机状态,完成零部件换装12次,日常基础保养6次,解决故障10项,输出每周工作总结14份。
如今的马赫动力,已是东风公司100%自主掌控技术的动力系统,已推出东风马赫动力1.5T发动机和东风马赫双擎混动系统,拥有120多项发明专利。作为自主先进动力,东风马赫动力1.5T发动机和东风马赫双擎混动系统,先后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荣誉。
马赫的荣耀,归于王毅和广大东风研发人。凭着在发动机试验领域的长期实践和探索,王毅为东风自主品牌发动机研发体系的革新完善贡献了力量。
做毫无保留的“传道者”
“光干不写,等于没干;光写不说,等于没写。这是刚上班的时候,师父杨军告诉我的。”王毅解释说,师父的意思是既要把活干好,也要总结经验,还要善于和同事们相互交流、学习。
入职的前三年,王毅养成了每天下班写工作日记的习惯。时间一长,单位每年发的本子对王毅来说不够用了。日记本上记录着他每天遇到的问题、思考和工作方法,如今,很多成为了经典案例。他的日记本也成了案例库,已经有100多例经典案例。
如今,王毅已经成为公司技术中心中级内训师。他将在试验领域解决问题、故障的经验,编写成团队成员培训课件,其中《汽车可维修性评价》获公司技术中心内训大赛三等奖。
东风自主事业需要一代代东风人接续奋斗,王毅乐于将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总结出来,做毫无保留的“传道者”。
在担任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及导师时,王毅共提炼发动机故障排查总结17余份,编写发动机装配手册5份、发动机装配指南2份,建立发动机故障库案例40例、发动机异响库异响案例20例,参与解决试验及市场质量问题8项、组织培训交流30余次,累计为80人授课,培养职业技能等级高级工取证人员6名。
一路走来,成长为东风工匠、武汉市“大城工匠”的王毅,现在正像师父当年培养自己一样无私地培养团队年轻成员。他培养的12名学徒中,已有6人成为技术骨干,3人获得过市级以上竞赛名次。
当下,汽车行业正值自主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王毅正加强新能源等专业知识的学习。面对自主事业征程上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王毅说,唯有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才能成为全能型人才,为东风事业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