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党建带工建»正文

支部过得硬 设备不罢工

2020-08-20 16:32:04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身厂装备管理科党支部用实际行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车身厂机器人培训阵地 记者 孙波/摄

厂区河道管道漏水点抢修

(记者 孙波 特约记者 郭飞)“装备科吗?我们预计凌晨4点左右结束生产,请派人进行设备检修。”“收到,我们会及时派人。”

“关师傅,我们还有30分钟结束生产,需要对天车护栏进行开焊,请派人过来焊接。”“好的,请做好防护措施,并派人配合,我们20分钟内到现场。”

……

一通电话,一个指令。过去几个月里,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身厂装备科比往年要忙碌很多。复工复产以来,车身厂一直处于超高产状态。非常时期,为科学合理保障设备安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装备管理科党支部充分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确保设备开动率,为工厂高产保驾护航。

该党支部先后获得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廉洁党支部示范点创建先进单位、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身厂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预检抢修 打好设备保障提前量

5月份23734台、6月份21182台、7月份18297台……复工复产以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身厂迅速进入生产加速度,各条生产线“连轴转”,人员劳动强度加大、设备疲劳强度加大,现场装备管理人员承受着巨大考验。

“人遇到困难时,可以轮休;但设备做不到,它要是闹点毛病,说罢工就罢工。”车身厂装备管理科党支部书记陈立林介绍,为了确保全厂设备的开动率,装备管理科高举“红色旗帜”,突出支部政治站位,调动广大党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红班检修和预检修,保证备用设备和公用动能设备完好,故障停歇时间下降24%左右。

“我们车间又解决了一次零件检修,活儿干得漂亮!”装饰二车间维修班在车身厂“装备信息中心”微信群中进行汇报工作。每天各车间红班检修人员都会在这里交流维修心得,汇报检修进展。

“红班检修”在车身厂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一直是生产保障的冲锋队。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根据东风商用有限公司N+6产量计划,装备管理科着手制定了《红班检修管理办法》和《设备故障维修应急预案》,及时应对高产。

“产量的增加,意味着工作时间延长,留给我们检修设备的时间就越少。没有大块的时间进行专门的检修,就需要各车间根据实际情况把被动等待变为抢着修,见缝插针进行红班检修和预修,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车身厂装备管理科科长吴斌说,“抢着修”要求维修人员24小时不关机、随叫随到,随时进入工作状态。

越是在抢产量、抢市场的时候,装备管理越是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给生产提供稳定保障,车身厂装备管理科将原来每月一个周期的巡检,改为每天分区巡检。姚斌、吴小平、黄东等党员放弃休息,主动扛起巡检、加班急活儿的重任。

“要实现设备停歇降低,关键是打好提前量。”陈立林介绍,他们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厂176台备用设备、171套广电设备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安排定时巡检,有效保障了高产正常稳定运行。

“担当奋斗,人人创造价值。在这次高产战役中,每个人都在以积极的行动应考。”陈立林说。

勤学善进 构建人才成长新平台

最近,车身厂装焊车间电气技术工程师徐杨下班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住处整理笔记。他说,怕时间长了,就记不全师傅教的重点内容了。徐杨这一举动要从装备管理科党支部与焊装车间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说起。

今年3月份,在装备管理科党支部与焊装车间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中,徐杨、张帝、张亮三名90后成为电气技术首席工程师舒章钧的徒弟。

50岁的舒章钧是老党员,是车身厂电气技术的“大拿”,同时也是舒章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

“受各类因素的影响,我们厂电气技术方面存在人才培养的短板,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支部共建、搭建创新工作室、搭建CFT团队(跨部门合作团队)等,推动技术人才梯队建设。”陈立林说,今年在车身厂党委的支持下,装备管理科依托舒章钧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全面提升维修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围绕生产需求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活动,使创新工作室成为员工成长的“加油站”、技术成果的“孵化器”、人才培养的“练兵场”、示范带动的“大舞台”。

“三个多月时间里面,舒首席为我们讲解了机器人的四氟枪、气枪以及机器人周边电器原理,让我们对维修设备技要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车身厂电气技术工程师张亮说,师傅那里就像宝藏一样,他会珍惜党支部为年轻员工提供的学习机会。

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是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永恒主题。结合工厂重点工作,陈立林说,下一步,装备管理科会联合其他创新工作室,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工厂机器人设备日益增多的情况,装备管理科还成立CFT项目组,配备机器人培训阵地,为今后机器人保养做好人才储备。

实干苦干 竖起党员担当先锋旗

“厂区河道管道要统一进行改造,为了不影响生产,希望你们装备管理科尽快组织人员完成焊接工作。”今年5月初,车身厂厂区河道管道出现漏水点,为了不影响生产,装备管理科将维修时间安排在晚上10点开始。

“老关,上来休息一下吧,我换你。”河道管道焊接,作业空间狭窄、潮湿,完成一个焊接点要数十分钟甚至个把个小时。看着关海兵半躺在管道下方,以极不舒服的姿势对管道漏水点进行焊接,身上的衣服早已水浸湿,同事心疼地提议。

“没关系,下来一趟不容易,我将这个焊接点焊完吧。”关海兵满头大汗,隔几分钟就要把酸疼的胳膊放下放松一下才能继续工作。

几个焊工师傅从晚上10点一直工作到凌晨三点,才完成改造任务。关海兵挪着步,弯着腰走回班组。

“这个时候,作为党员,就是要带头干。党员到啥时都是一杆旗。”有着16年党龄的电气焊班班长关海兵说。

“在装备管理科,党员的身。是需要时时刻刻亮出来的,急难险重的任务党员从来都是冲在第一线。”陈立林说。

袁登桥是外线班班长,也是一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高产期间,为了杜绝重复故障的发生和缩短设备维修时间,袁登桥按照单、双日将班组分为两组,党员、班长带队值夜班。他本人更是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一个电话,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排除故障。

“我们增加了全厂37个低压间的巡检频次,在故障较高的涂装车间5个低压间进行每天巡检。”袁登桥说,“现在每停电1分钟,工厂的损失都是巨大的。我们要检查涂装车间低压间用电量、重点设备控制柜,特别是里面的刀开关。点巡检时要特别测量刀开关的温度,观察刀开关的颜色。”

“在装备管理科,袁登桥、关海兵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陈立林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是装备管理科党支部每一名党员的自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