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零部件集团纪委精准施策 聚力去“存”遏“增”
2020年,东风零部件集团纪委精准施策,实现了存量问题线索和办理案件全部清零
(纪轩)2020年,东风零部件集团纪委精准施策,精准部署,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执纪审查任务落实,做到加大问题线索处置和审查力度不减,质量不降,从严从实削减存量。全年新增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76件,2019年结转问题线索68件,共计144件,已完成139件;其中,初步核实101件,谈话函询12件,直接了结18件,立案18件,结案19件,业务范围外转出办理8件,实现了存量问题线索和办理案件全部清零。
认真研判,准确分类。坚持纪律审查工作集体会商制度,对收到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纪检部门先调取相关外围资料,了解有关信息,在一周内进行集体会商,提出分办和处置建议。对于一般性问题,适用“四种形态”中第一种的,直接报纪委书记审批;对于问题较为复杂,有可能查实立案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判处置。
把握情形,用好用活谈话函询。东风零部件纪委将谈话函询作为运用第一种形态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作为信访举报来源类问题线索减存量遏增量的有效抓手。在实践中,采用到函询+谈话、函询(谈话)+资料抽查印证(关键核查点和存疑点)等结合的方式,确保谈话函询工作质量。全年采取谈话函询方式12次,促进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其中有6次被函询(谈话)人能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接受组织的处理。尤其注重在谈话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全过程,传递组织关爱和信任,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统筹力量,高效有序开展核查。年初,在疫情防控居家办公期间,通过视频会议对上年结转的68件问题线索进行了再梳理、再研判,根据问题线索涉及到的地区范围、问题性质、重要程度、紧急程度、难易程度,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在安排布置时,确定了先易后难,先十堰后外地的策略。4月初,在十堰地区疫情形势有所缓解后,立即统筹调配8名基层纪检干部组建4个组,启动十堰、襄阳地区问题线索的查办工作。高温假后,集中力量削减武汉地区和省外单位线索数量。在安排核查任务时,统筹考虑各核查组人员力量配置,平衡各组工作量,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在增强处置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快速提升了基层纪检人员的实战能力,锤炼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优秀品德,增强了政治意识和使命担当。
在此过程中,东风零部件纪委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
严格计划管控。明确分工和责任,明确进度和节点,将问题线索处置工作分解到日,将任务落实到人,确保问题线索办理时限、处理结果清楚明了。
建立周例会制度。及时了解问题线索办理进度,督导和协调各项工作,快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请示汇报。积极主动向东风公司纪委、东风有限纪委汇报问题线索的处置和办理情况,取得上级的支持和指导;定期向本级党政主要领导传达上级纪委的精神和要求,汇报工作情况,取得同级党委的帮助和支持。
激发自办案件动力。对基层办理的信访举报件和问题线索,采取月度党建事业计划考核奖惩、季度纪检工作会通报等举措,传导工作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同时指定专人加强基层执纪业务指导。强化对执纪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不定期组织督办汇报会,采取当面评审、电话视频评审等方式进行催办,主动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执纪审查调查工作中调查取证不熟练、行为定性不精准等问题,及时进行指导,确保基层纪委问题线索办理质量不打折,进度不掉队。12月底,东风零部件集团纪委以强有力的执行力,兑现了“存量线索清零,增量线索不超个位数”的目标任务。
聚焦重点,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全年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33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12人次(占84.2%),第二种形态14人次(占10.5%),第三种形态5人次(占3.8%),第四种形态2人次(占1.5%)。挽回经济损失28.99万元,通报曝光10余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切实做到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处理过程中,东风零部件纪委把握以下工作原则——
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综合考虑违纪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时间节点以及违纪人员的态度、表现等因素,从重、加重处分的2人,从轻处理1人,起到了治病救人的良好效果。
聚焦关键少数,严肃追责问责。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问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问责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抓住落实主体责任“牛鼻子”,督促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全年共对2家党委、11名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追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
以案促改,扎牢“不能腐”的笼子。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11份,依规将7家供应商纳入不予合作名单,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堵塞监管漏洞。督促各部门及基层单位有序推进反腐倡廉相关制度“废改立”,全年新增修订人事、财务、审计、采购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管理相关制度2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