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党建带工建»正文

​​​​【我是党员 我在东风】谢金平:现场摸爬滚打 练就高超技能

2021-10-29 11:11:33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记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党员谢金平

在C437辊型线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现场查看“J603三面冲”设备运行参数稳定性

谢金平在C437辊型线检查设备状况

与同事交流“J603三面冲”PWZ压机线束链接特点

与同事一起抢修QJ603机器人切割机主控制器

(记者 梁洪/图 通讯员 付琼/文)提起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党员谢金平,大家的感觉只有两个字:“佩服”。佩服他没把自己当技术员,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最普通的钳工、电工,摸爬滚打在设备维修一线;佩服他像武侠小说中的刀客一样,数年如一日,干一行专一行;佩服他舍小家顾大家,不分节假日地扑在现场,迅速成长为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技术专家。

东风商用车辆工厂现有两台辊型机、8台“三面冲”,8条“线切割”等数控设备,都是融数字技术、现代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设备复杂程序高,维护难度大。

辊压是车架生产的首道工序,2019年4月辊压车间一工段(原辊压一车间)开始迁建,作为“三面冲”迁建工作负责人,谢金平制定了详细的迁建计划。为保障迁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长达8个月的迁建时间内,始终无怨无悔地在现场指导设备搬迁和安装调试工作。这段时间里,没有了节假日,加班加点成为工作常态,加班太晚了就直接在办公室睡觉,第二天继续工作。

在迁建的过程中,通过对相关设备再安装调试的优化,使得辊压车间一工段“日产能”由搬迁前的280辆份提升到搬迁后310辆份,而且后续还在不断想方设法提升产能。

辊压车间一工段迁建后的生产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谢金平迎难而上,不断分析、创新思维提出并实施了各类措施将问题逐个予以解决。如:国产“三面冲”存在的偶发性检测装置损坏,他通过对机床运行程序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最终将检测装置控制程序进行重新编写后解决了该问题。C437辊型线迁建后将缓存区取消,但是运行控制程序中并没有取消缓存等待时间的设定,影响了辊型生产流畅性,他对辊型生产程序进行修改后彻底去除了影响。

2020年疫情中,东风商用车按要求开展“防疫车”生产,谢金平主动报名成为了车辆工厂第一批复工复产人员。当时,正值“J602三面冲”开始控制系统升级。由于疫情影响,外方技术专家无法来现场指导开展相关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联系方式向外方专家请教后,组织实施设备控制系统升级的相关工作,由于时差原因,他经常晚上加班到很晚。通过努力,“J602三面冲”于2020年4月投入运行,有力地保障了工厂生产的顺利进行。“J602三面冲”生产节拍由升级前的10.4分钟(350孔)提升到8分钟以内,效率提升20%以上。

由于工厂孔加工能力严重不够,加上高产,辊压车间作为工厂唯一的孔加工能力单位,2021年春节之后,就一直处于超负荷生产状态。谢金平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任劳任怨,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奋战在生产一线。

作为装备技术骨干的谢金平参与了辊压车间产能提升课题,在此过程中,他在装备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如:“J601三面冲”上下节拍衔接不紧凑,他对整机程序进行分析,利用现场中午停机,操作人员午餐的20分钟时间,对程序进行修改测试,通过反复分析、修改和测试,3个星期后,终于完成该部分程序优化工作。优化后的“J601三面冲”在前一根纵梁没有吊走的情况下,下一根纵梁可生产长度由1.5米左右增加到5.5米左右,这样保证了纵梁生产衔接紧凑,节约了大量的等待时间。初步测算,大约一天可以多生产纵梁15—20根,提升“J601三面冲”产能10%以上。目前,辊压车间日产能由2020年的680辆份提升到750辆份。

谢金平潜心生产现场,练就了超强的设备维护技能,为车辆工厂的生产运行保驾护航,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