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集团要闻»正文

东风梦想车大赛:一场脑洞与创意齐飞的未来汽车设计秀

2019-08-30 10:47:50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城市之光团队作品展示

■共产主义接班人团队作品展示

(短视频,扫一扫)

■记者 王亦

汽车驱动梦想,创意引领未来。8月28日晚,第三届“东风梦想车”中国青年汽车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公司技术中心内举行。

当晚七点整,大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dark design”、“三点零五”、“共产主义接班人”、“城市之光”四强团队的选手与助梦导师,分别搭乘东风标致新一代508L、东风风行T5、东风本田CR-V 、东风风神奕炫登台亮相。随后,参赛选手们通过视频演绎、PPT讲解等形式,就各自团队的参赛作品创意思路及亮点进行全方位展示,他们用兼具前瞻性和科技感的汽车设计作品,描绘了自己对于未来出行的美好想象,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未来汽车设计秀。

创意与颜值齐飞 设计也能这么燃

作为本届“东风梦想车”大奖获得者,湖南大学“城市之光”团队的作品《平行空间》用未来化的家居感外饰造型,打造了一个平衡虚拟与现实的全新空间,为人、车、社会之间创造出新的连接和沟通模式。

“我们发现,现在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不管是走路,还是搭乘公交、地铁,大家都在低头玩手机,也因此发生了很多事故。所以我们团队就想设计一个空间,在虚拟和现实中去实现一个平衡,从而让人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好地展开沟通和交流。”该团队选手杜怡静这样阐述设计的出发点。

湖南大学“dark design”团队的移动城市餐厅——“东风风餐”,可根据场景随时切换私密和观景两种模式,描绘了轻松、闲适、从容的未来生活图景。

江苏大学“共产主义接班人”团队设计的“SC-B Concept Car”陆空两用移动座舱,以潘诺斯三角形模型为灵感,该作品集灵动、科技、未来感于一身,整体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美学设计风格。而华中科技大学“三点零五”团队设计的作品“SALON-MOBIL”移动空间,创建了全新的“你在上班,车在兼职;你有闲暇,车有交往”的全新用车体验方式与商业模式,以减少空间和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从天马行空的创意构思,到纸上成型的造型设计,透过这些奇思妙想,既可以看到青年学子对汽车“五化”(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的清晰洞察,也能够看到他们对人、车、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在不久的将来,移动出行的方式和图景会是什么样的?或许,可以从这群青年人的作品中找到一些答案。

为保证评审结果的公正权威,这次大赛还特别组建了由汽车行业专家、东风公司技术专家以及媒体行业大咖构成的专家评审团。决赛结合现场专家评分(占分比70%)、网络投票(占分比15%)和大众评审团投票(占分比15%)三个维度对四强作品进行评定。

以创新驱动发展 打造汽车设计界优质赛事IP

作为当代青年汽车人才同场竞技、切磋交流、一展才华的重要平台,“东风梦想车”大赛历经6年的积累与沉淀,已经发展成为汽车行业里一项具有规模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设计赛事IP。

从2014年到2019年,“东风梦想车”大赛从初创走向成熟。赛制上,第三届“东风梦想车”大赛在飞升训练环节,首次采取了东风公司10家子品牌共同参与的模式。同时,大赛还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引进机制,为优秀选手建立起畅通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赛根据获奖情况为选手提供录用直通、面试直通、实习直通、俱乐部直通、进入海外挂职候选人才库等不同奖励。其中,“东风梦想车”冠军团队核心成员和最佳智美设计奖、最佳智能创新奖、最佳智慧出行奖3个单项奖的创作团队作品主担成员可获得录用直通权。

在赛制不断完善的同时,大赛的成效也在逐渐显现。三届“东风梦想车”大赛,得到工业设计相关专业院校及学子的持续关注和踊跃参与,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韩国)弘益大学、IED欧洲设计学院等海内外近百所高校的300余支团队参赛,不仅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汽车设计作品,也为中国汽车工业发掘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本土汽车设计人才,许多经过大赛历练的青年学子,目前已经成长为东风等国内主要汽车企业和相关研发机构的新生力量。

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当下,自主创新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出路,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东风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而已举办三届的“东风梦想车”大赛,正是东风公司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的重要载体。

六年来,“东风梦想车”大赛犹如一根柔软的细线,将青年、汽车、创意、责任、梦想这些散落的元素串联起来,让东风“品质、智慧、和悦”品牌价值理念背后的诉求有力统一。


现场采访:探索未来出行无限可能

第三届“东风梦想车”大赛自今年3月1日正式启动,历经校园招募、初赛、复赛和“飞升训练”阶段,在近6个月的赛程里,一批批极具创意、充满未来感的汽车设计作品出现在大众眼前。在这个过程中,选手们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和成长,大赛评审和学生导师对参赛团队和作品又有着怎样的意见和建议,在活动现场,记者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

你想象中未来的汽车出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湖南大学王宇奇:我觉得未来的车既可以像一个小的产品,也可以像是一个移动的建筑,也可以像一个可穿戴的设备。交通工具只是一个基础功能,在这个基础之上,会有更多富有想象力的功能出现。

湖南大学杜怡静:希望我们在未来有一个更优雅、更高端、更科技,但是又很贴近生活的出行方式。


这次参赛有哪些收获?

参赛选手、河南工业大学龚万顺:这次参赛让我明晰了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同时对设计汽车、对东风公司都有了新的了解。

参赛选手、湖南大学王宇奇:从初赛到决赛再到四强,一直有东风公司的老师在指导,专业评委也给了我们很多意见,能够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是我本次参赛最大的收获。


评委、老师们对这些参赛学生有怎样的评价?

大赛评委、公司技术中心造型设计总工程师郑素霖:汽车设计中,更好的理念和最前瞻性的意识,一定要靠这些年轻人,他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

大赛评委、东风创新设计中心(上海)负责人 Christophe Cayrol:中国的青年对未来有一种乐观的憧憬,同时也有能力用这种憧憬在具体的领域中取得相应的成就。


四强团队作品简介


■城市之光团队成员进行作品展示

■三点零五团队作品展示

■dark design团队作品展示

团队:城市之光

院校:湖南大学作品

名称:平行空间

作品简介:设想在2050年,汽车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它可以满足人们在社交、家庭、自我独处的不同需求,其中一侧的环形座椅可以旋转,当四个座椅相对时,可满足社交需求 ;当环形座椅旋转到另一个角度时,可满足独处需求;除此之外,内部座椅可以取出作为家具使用,以满足家庭需求。而且在2050年,交通工具不仅仅是出行工具,也可以给人们带来更新奇梦幻的体验,在设计中,内饰空间可变化为无重力空间,让乘坐者享受漂浮的新颖体验。

团队:共产主义接班人

院校:江苏大学

作品名称:SC-B Concept Car

简介:作品主要从环保的角度进行的交通系统设计,把交通工具设计作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之间交流的纽带,结合了城市的出行观光,景区观光和公共设施等三方面的需求。利用5G时代的自动驾驶技术和磁悬浮技术,设计了一款无人驾驶城市景区观光车。设计的意义在于这样能够更好地将人和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车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其次可以为环保做一些贡献,当游客离开景区时,里面没有破坏景色的座椅,垃圾筒。这样人就不会破坏原有的自然风光。让人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还自然一份宁静!

团队:三点零五

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作品名称:SALON-MOBIL

作品简介:“你在上班,车在兼职,你有闲暇,车有交往。”汽车作为一种消耗品,而用车时间仅占汽车生命周期的5%,大量的时间并没有被合理利用起来。本方案把95%的私人闲时非用车时间进行合理利用,汽车将成为一种文化交流平台,在车主非用车时间段自动驾驶至“文创集市”,将私家车内空间转换为文化交流空间。作品以先锋的视觉设计和充满奇趣的互动体验为载体,导入设计、创意、艺术、科技等新兴元素,为相关需求用户提供一个文化科普交流的场所,让车主拥有一个分享自己兴趣爱好的空间,汽车将不再是一种消耗品,而是成为一种投资理财的新渠道、新方式。

团队:dark design

院校:湖南大学

作品名称:东风风餐

作品简介:旅食诚何地,风餐胜五辛。当我们在用餐时,倘若能欣赏到不断移动变换的城市风景,一定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但现在我们见到的餐厅基本都是无法移动的,因此该作品设计了一个移动的城市餐厅,人们在想要用餐时可以提前预定一辆移动的餐车,车上的旋转卡座可以让用户在用餐时一边享用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为自己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增添一丝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