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集团要闻»正文

东风50年 一个和悦共生的样本

2019-09-26 14:26:02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文化如水,和以致远。

东风独具特色的发展历史与道路,决定了东风的文化基因——跨地域、讲合作、重融合、务实奉献、开放进取、胸襟博大,也孕育了东风独具特色的“和”文化。

根植于波澜壮阔的企业发展史和心灵史,东风“和”文化,是全体东风人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DNA,是东风成事兴业的文化追求、同享共赢的文化胸襟。

和衷共济、和悦共生、和合创先,以此为至高境界,东风倾情倾力于构建“人、车、自然、社会的和谐”,致力于增进社会福祉。

50年,致力于经济的发展与活跃,致力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致力于人的尊严与幸福,东风以“和”为底色,书就了与员工、与伙伴、与国家社会和悦共生的央企样本。

共创共享

聚全国之宝,海纳百川建二汽。

1969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建设者,因为一个筑梦的理由,汇聚到鄂西北大山中。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拓荒者艰苦创业的姿态永远镌刻在东风记忆里,成为东风文化的第一个符号。勇于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在一代代东风人中传递。

从襄阳二次创业,到改革调整阵痛,再到新世纪深化对外开放,一次次逐梦,一次次开创,东风与东风人,始终坚持共创共享。

“东风是一条大河。只有东风发展得更好,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从全国各地聚集,再辐射至全国各地,在东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联结,已经形成无法斩断的命运与共。

从“出车育人”,到“构建以奋斗者为本的体制机制”,50年历程里,一代代东风人将青春融入东风事业里。正是因为东风视员工的精彩为企业的精彩,致力于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让一个又一个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成就其不平凡的人生和事业梦想。

东风坚信“人才强企”,并始终为之努力。例如,从1994年延续至今的东风职工技能竞赛,一批批技能工人通过这个平台练就过硬本领,并走上更高领奖台;又如,2007年,东风启动重构公司级人才群体工作,按照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三类,构建人才库;再如,2018年,每年拿出一亿元用于孵化支持众创项目的决议,目前已经催生出不少成果。

东风坚持“关怀每一个人”,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受益人。

东风,不仅是员工逐梦职场的领航员,也是员工需要时的雪中送炭者。伴随东风事业的发展,东风人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东风倡导“开心工作,快乐生活”,组织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成立了文联、体协、科协等各种益智健身组织,形成了大到集团、小到班组的特色活动品牌,使广大东风人在辛苦的工作中,却能“心不苦”,保持笑迎挑战的心态。

“要始终把职工当成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让员工率先享有新时代美好生活”……一句句,都凝聚着东风从未改变的态度——东风“和悦”,与员工共创共享。

共进共赢

作为国有企业,东风衔使命而生,怀理想前行。

五十年里,东风从未辜负产业报国的使命。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汽车工业面对着急需发展却一盘散沙的情况,二汽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行业内发起联合。1981年4月8日,“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成立。

一批汽车企业在联营公司的体制下发展起来:云南汽车厂的高原自卸车、大客车;柳州汽车厂的东风柴油自卸车、柴油载重车;贵州汽车厂的6102柴油机等。

全国化工行业五大企业之一的东风轮胎厂更是借鉴二汽联营经验,联合国内11个省区的28家企业,成立东风橡胶联营集团,从为东风配套做起,逐步发展成为十堰又一个经济增长极。

除此之外,“自愿、平等、互利、互惠”“对国家、对地方、对集团、对企业都有利”等联营公司合作原则,也同样留在了东风记忆里。

步入新世纪,伴随国际化东风建设,东风与更多伙伴达成共进共赢关系。

国际合作中,在外拓市场之前,双方的文化隔阂往往会成为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阻碍。从日产、PSA、本田,到雷诺,东风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在携手合作中构建共同核心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东风文化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攻坚克难中形成的东风人做人做事的行为方式、东风人干事创业的激情,在新时代依旧推动着东风前行,也同样成就了东风伙伴的再上台阶。

伴随事业发展,东风对商业文明的理解愈加深刻。2015年4月19日,东风正式发布《商业道德公约》,以此约束和规范东风公司及关联企业、商业伙伴的行为,为建设更加规范、诚信、公平、透明的商业生态圈作出积极贡献。

商德公约,正是东风实践的“和”文化,行动的“和”文化,是东风“和”文化战略的丰富与升华。东风将以此公约原则,推动构建更加规范、诚信、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推动构建惠及更多从业者的共进共赢的商业环境。

同频共振

汽车,作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

建设国家、繁荣社会,是东风作为中央企业,所肩负的首要责任。东风的快速发展,在向国家上缴巨额税收的同时,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在深入推进汽车强国战略的同时,东风主动承担公益责任,在救灾救急、环境保护、公益救济、公共福利等诸多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具有东风特色的履责方式,以企业公民的身份与国家、与社会同频共振。

东风与国家同在,与民族同在,悲喜共担。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的扑救现场,到1998年抗洪救灾的抢险一线,再到汶川抗震救灾的火线战场,东风车、东风人从未缺席。

润丽自然,与环境共和谐。东风不遗余力地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全价值链环保体系,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事业,积极推广东风“碳平衡”生态林等绿色项目,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响应国家号召。东风主动参与援藏、援疆、援桂等国家层面扶贫工程,并在湖北地区推进“润楚工程”,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三万活动”,为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东风润苗行动”,为祖国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积极贡献力量,让贫困家庭孩子享有公平求学机会,庇护孩子们的求学梦想。多年来,东风在全国援建了多所东风希望小学,并为山区孩子提供衣、食、住、行、学五位一体的全方位、体系化的助学活动。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教育、医疗、产业、文化、公益、环境保护,东风探索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履责方式,涉及西藏、新疆、湖北、广西等多个省份和地区,

自2008年开始,东风已连续多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生动讲述了东风作为中央企业的大使命、大视野、大情怀、大担当和大关爱。

2012年6月,东风率先发布了汽车行业首个社会责任行动计划——“润”计划,向国家和社会亮明东风作为企业公民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动纲领和态度。

2016年11月,东风社会责任“润”计划2.0发布,东风全面部署“十三五”社会责任工作,致力于成为卓越的汽车企业公民。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8)》显示,东风位列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100强第9位,中国企业300强第14位。

与国家共繁荣,与社会共进步,与环境共和谐,与文明共发展。东风,在和悦共生中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