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一线员工】刘慧:完成高难度挑战
作为东风康明斯第一批复工人员,东风康明斯机加线操作工刘慧的复工之路也是充满坎坷。
2月7日,东风康明斯发出号召员工复工参加生产防疫车辆发动机的通知。刘慧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报了名,并立即开始准备返厂复工。当时的他,还远在老家十堰竹溪县。在道路封锁的情况下,刘慧拿着企业开具的复工证明,步行往返40多公里,前往相关部门办理通行手续,并于2月11日返回襄阳。
居家隔离14天后,刘慧顺利返回工作岗位。复工的第一天,上级部门给他所在的L缸盖生产线下达了日产140台发动机的任务。彼时,L缸盖生产线到岗作业人员严重不足,只有4名员工可以从事生产工作。面对挑战,刘慧虽然也有些犯难,但他没有退缩:“刚开始自己都不相信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可是既然上级下达了这样的生产目标,我就得想办法完成。”
每天早上7点,刘慧和同事们就开启了原本需要12名熟练工才能运作的机加线。为了保障各个工序正常运行,刘慧一人兼顾5个重点工位。“平时工作中,我就喜欢多看、多学,所以在关键时刻,自己平时学到的这些技能都派上了用场。”刘慧告诉记者,工作初期确实有些手忙脚乱,自己需要各个工序之间不断走动,但慢慢就习惯了。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下来,刘慧手机上记录的步行数达3万余步,20多公里。
由于供应商无法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需要从原来的叉车转运方式,临时转变为人工转运。刘慧和同事们在兼顾生产的同时,还要拿起铁铲,一铲一铲将重达1.5吨的生产废料堆放到指定地点。这样的操作,劳累程度可想而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慧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复工的第二天,东风康明斯L缸盖生产线就达成了日产140台发动机的目标。而在这之前,生产线全员17名员工全部到岗的情况下,日产量也只有180台。谈起自己完成的这项高难度挑战时,刘慧开心地说:“非常有成就感!”
作为生产骨干,刘慧还参加支援 L缸体线、D缸盖线生产。同时,他每天还要关注班组其他人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所需,做好防疫安全和生产安全工作,最终保障了该公司防疫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的顺利生产交付。
3月11日,东风康明斯供应链陆续复工,在得知三月、四月企业收到超过2万台订单的消息时,刘慧带领只有50%定员编制的班组,快速开启夜班模式,补充生产线产能。车间内的产能也由日产180台提升至300台。在每天夜班生产结束后,为了减少白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刘慧都会为第二天的生产提前做好刀具调整等准备工作。
“公司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一定会站出来。希望能为东风康明斯完成年度目标和‘211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刘慧依然干劲十足地奋战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