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医保纳入湖北省本级管理工作进展有序——让员工更快享受医保改革红利
根据国家和湖北省医保属地化管理改革要求,2022年1月1日起公司原自行管理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和大额医疗保险正式移交湖北省直管理,标志着医保属地化改革基本落地。医保属地化改革涉及参保员工近12万人的切身利益,员工关注度高。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平稳进行,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共享服务中心工作团队聚焦聚力“保移交、保就医、保结算、保经办“,奋力前行,积极应对,努力将政策转换带来的影响控制在“微感”,让员工更快感受医保改革红利体验。截至2022年1月20日,医保切换总体平稳,发展趋势日渐向好。
移交工作应交尽交。按照省医保局工作部署,医保工作团队建立日例会工作推进和任务销号机制,先后完成委托经办协议签订、首批基金移交、企业网络接入省医保信息平台、公司补充医保政策确认备案、补充医保待遇算法、信息数据移交(含异地、慢特病人员资质、定点医药机构等)、东风医保卡停用切换、个人账户资金锁定清算和划转、社保卡制卡、二级参保单位映射、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标识等各项移交清单任务。省直医保政策和公司补充医保政策大部分已发布出台,为具体操作提供了指南。
就医机构翻番倍增。在确保就医工作推进上,对跨年就医、就医凭证切换进行早部署、早安排、早应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宣传,就医凭证由公司医保卡切换为凭社会保障卡、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已家喻户晓。2022年1月1日上午8时,省医保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元旦三天假期,公司医保工作团队值班咨询服务和现场巡查不打烊。省直后,定点就医范围成倍扩大,湖北省内定点医疗机构由原330余家翻倍增为1621家,省外定点医疗机构已由原先每人限定3家调整为只要接入国家异地联网结算平台医疗机构均可就医,初步统计湖北省外异地就医定点机构达4万余家。另外,门诊慢特病就医经协调,武汉区域17家医院和9家零售药店,十堰区域2家,襄阳区域2家已纳入慢特病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后续还会进一步扩大。员工就医选择范围大幅增加。
就医结算即时快捷。目前,移交的个人医保卡资金已基本配置到省医保个人账户,可查、可用。湖北省内各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正逐步实现联网即时结算,尤其武汉、十堰、襄阳区域的主要医疗机构,包括公司原13家定点医院已全部实现。针对十堰区域门诊慢特病患者较为集中,短期内无法联网即时结算,造成患者垫付资金压力大问题,一方面积极协调省局尽快优先开通即时结算系统,另一方面协调国药东风总医院采取记账、部分收取自付费用方式,以缓解减轻患者就医费用压力。公司补充医疗保险待遇计算模块在2022年1月20日24时正式上线湖北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在湖北省内与省直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一站式、一票制即时结算,大幅提升员工就医报销体验感。
经办衔接扎实推进。经办衔接以“战时”状态推进。组织各定点医院召开年度切换暨费用结算工作沟通会,为移交前后结算费用支付责任划分进行了明确。省直医保经办规程发布。医保基金征缴和在职、退休参保人员大额医疗保险代扣代缴方式研究确定。生育保险征缴比例0.7%调整到位。异地就医备案线上申报开通。安排专人对接参加省医保信息平台功能和业务经办操作。每天召集窗口经办服务碰头会,及时互通信息、提早应对。组织三地窗口及400热线、后台人员开展政策培训,对医保经办人员优化调配,增设窗口人员引导,组建人事党总支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排班轮值,增强窗口业务接待服务能力,提升办事员工的服务体验感。
另外,宣传工作持续跟进,针对聚焦大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就医服务指南、就医服务进展和问答、一图读懂等方式持续进行跟进宣传,12名网格员发挥各自优势在退休人员自建群里及时协同传递政策解答、做好释疑解惑。
省直医保以来,总体推进情况良好,改革红利也正不断释放,但由于湖北省直医保刚刚起步,新医保信息平台上线初期系统运行还不稳定、功能还不完善,可能产生卡顿、掉线、医保电子凭证、社保卡无法正常使用等现象,给参保员工就医带来一些不便和抱怨。
为此将按照“安抚好需求侧、催促好供给侧、落实好手头事”原则,继续保持工作强度,力度不减、热度不减,奋力前行,持续关注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尽快落实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等联网结算工作,提升员工的体验感;聚焦大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做好政策宣传和释疑解惑工作;编印下发医保宣传折页,筹划编制医保服务手册;扎实做好各项经办准备,关注员工就医服务,开展经办培训,做好线下零报结算应对,减轻员工资金垫付压力。努力将过渡期员工就医服务带来的风险挑战控制在“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