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媒体聚焦»正文

国企改革部署实施三年行动:改革再提速

2020-10-10 15:26:19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对国企承担公益业务分类考核

9月2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及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

会议对实施三年行动明确提出五项要求。分析认为,相比政策文件本身,此次会议关于实施国企改革的表述显得更为积极,也更具紧迫感,中国国企改革有望大幅提升。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过程中,中国或将制定更详细的量化考核标准、指标体系,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必须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

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著名国企政策研究专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中国国企改革在经历了数年的努力,已经搭建了“1+N”政策体系,构建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施工阶段,而即将实施的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则是一张“施工图”。

“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是第一次做此表述,这是因为关于国企改革,有些人的表述是模棱两可的,一些部门以文件来落实文件,导致改革空转,国企改革成效如何,也无法做量化考核。

创新决定国企命运,硬实力畅通大循环

会议要求,要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国有企业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首先必须发挥经济功能,创造市场价值,更好为党和人民服务。要加强党的领导,落实董事会职权,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解读:李锦指出,此次会议首次将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国企的首要任务,这需要国企改革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迈出坚实的步伐。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此前的提法大多是“稳妥推进”,而此次是“积极稳妥深化”,这一方面意味着可能会加快混改的步伐,另一方面可能在混改的深度上作出更进一步的探索。

会议指出,二是要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创新决定命运,硬实力畅通大循环。

解读:李锦表示,在创新引领上会议也对国企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决定命运,硬实力畅通大循环”是首次提出,这把创新放到了决定命运的高度,并把它放在了“双循环”新格局中,认为其是“硬实力”,足见高层对此之重视。

会议明确要求,要大胆充分的激励,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预计在国企的制度激励、人才引进和技术攻关等层面,会采取超出预期、更有突破性的举措。

推进国企民企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

会议指出,三是要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上发挥引领作用。国有企业要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发挥带动作用和重要影响力。根据不同行业集中度要求,推动形成比较好的市场结构。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进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中央企业要坚决压缩管理层级,防控好各类风险。

解读:李锦表示,此前提到兼并重组,大都是指国企间的兼并重组,但这次提到的是国企民企之间的兼并重组,这也印证了混改将进一步深化的预期;同时,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进行战略性组合也是一个新提法,由于国企大多位于上游,是经济的主干,而众多民企大多位于中下游,是经济的枝叶,两者的配合和组合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关键,而后者也正是“六保”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于央企层级上,正致力于将其管理层级压缩至5层以内,但坦白讲,现在不少央企的层级仍有八九层之多。”

会议指出,四是要在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等方面发挥特殊保障作用。

解读:李锦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企在应对突发、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企分类上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公益类国企,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对此应当建立与竞争类国企有所区别的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

关于国企和补贴问题,中国与部分国家存在较大的争议,中国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补贴体系,有利于解决这些分歧,推动与国际接轨。

会议指出,五是要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让国有企业真正起到抵御宏观风险的托底作用。

解读:李锦认为,此次会议提出的五方面内容均是从宏观的国民经济的高度作出的方向性指导,而非拘泥于政策细节,这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指明了方向。

(来源:21财经客户端 转载时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