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最美逆行人】东风,汇聚起强大的战疫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把许多人的力量汇聚起来就会变得十分强大。”
在这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中,东风人的处境各不相同,但用力所能及的行动投入这场斗争中,是大部分东风人的心中所愿。他们同心协力,直面困难,应对挑战,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持续作战。
“武汉是我家”志愿者联盟组建者、东风特种装备事业部员工赵颖伟:凝聚公益力量,守护武汉家园
1月24日,武汉协和医院对外发布希望接受医疗防护物资的消息,“看到消息后,我觉得武汉的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意识到自己要做些事。” 回想春节前那一幕,赵颖伟仍然记忆犹新。
也是在这个时候,赵颖伟加入武汉当地的媒体微信群,群里一时发出许多求助信息。当时,他就决定找几个热心做公益的朋友共同组建“武汉是我家”志愿者联盟。团队很快就组建起来,有主要成员15名,同时还招募了70名私家车车主组建了志愿者车队,负责捐助物资转运配送工作。
东风特种装备事业部员工赵颖伟(左一)在抗疫一线
为了尽快给前方医院提供医疗防护物资,赵颖伟个人捐款4000元,同时号召亲朋好友踊跃捐款。在特殊时期,捐款不是难事,难的是采购到医疗防护物资,并及时送到医院和社区。最初,赵颖伟和团队在周边城市采购医疗防护物资,物资采购到后,他们四处联系爱心物流公司帮忙运输,把紧缺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团队主要成员差不多每天工作18个小时。
赵颖伟和团队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获知一线医护人员的求助信息,然后通过主动联系,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们的公益行为在医护人员中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找到他们。
后来,因为政府对医疗防护物资进行统一管理调配,他们在周边城市甚至国内都采购不到医疗物资了。赵颖伟就和团队通过联系海外的朋友,在世界各地的货源中寻找质优价廉的合格产品。在全社会甚至世界范围的爱心人士和组织的帮助下,“武汉是我家”志愿者联盟已向武汉20多家医院、12个医疗队的一线医护人员和40多个社区捐赠53余万元的医疗防护用品和生活物资。
赵颖伟说,海外采购最难的就是运输,由于他们资金有限,采购的量有限,运输更是难题。他们四处联系国内一些大企业,通过搭乘这些大企业海外采购的包机把物资运回武汉。到达武汉后,他们又组织志愿者车队,把物资送到抗疫一线。
随着全国乃至全世界对武汉捐助物资源源不断抵达,武汉市内物资转运工作日益繁杂,赵颖伟和他的团队就组织志愿者车队,协助运输和转运物资。20多天来,“武汉是我家”志愿者车队协助各类团体转运了200余万元的医疗和生活物资。
赵颖伟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把许多人的力量汇聚起来就会变得十分强大。
东风乘用车公司志愿者肖宏:火神山上“摆渡人”
我家离火神山医院的直线距离只有2公里。从得知火神山医院开建那一刻起,我就在心里暗自琢磨,封城后武汉公共交通停运,火神山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工人师傅上班路途是否顺利?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1月26日一早,我开车前往工地附近查看情况,半路上果然遇到不少急匆匆赶路的工人。当我问他们是否需要搭个便车时,工人师傅们二话不说上了车。
东风乘用车公司志愿者肖宏(右二)与火神山建设者合影留念
与工人师傅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从集中安置点到火神山工地,有大概3公里距离,由于没有足够的转运车辆,他们要步行半个多小时,要是再带上几十斤重的工具,路程又要艰辛一倍。
天南海北的人都来支援武汉,作为本地人,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哪能袖手旁观。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号召,我开始了我的志愿服务工作。
我每天早上7点开车出门,沿路搭载上工的工人,送至火神山工地,而后将上完夜班的人接回,再进行下一趟,如此往返接送至10点多。中午进出人员较少,我可以回家吃顿饭,休息片刻,下午3点多,再开着车出来接送工人,一直到晚上10点半才回家。
火神山工地24小时不停工,不同工种的人一起工作,大家上下班时间都不太一样,因此几乎每趟进出,车上都是满载。载过的乘客有来自四川、贵州的,也有来自浙江、安徽的,湖北人更多。这个春节,全国各地的援建力量都汇聚到火神山,能为他们节约这几公里走路的时间,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1月28日,由于运送物资的车辆太多,交警在工地周边的路口设置了临时交通管理点,我只能将工人们送至路口,那几日正赶上下雨天,道路泥泞湿滑,很多工人师傅不能按时赶到工地。
有热心乘客将我介绍给中建三局后勤部,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及时支持协调,给工地通勤车和部分参与志愿服务的私家车发了特别通行证。通行问题解决,我的志愿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
为工人做志愿服务的私家车车主不止我一人,大家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支援着这场抗疫战争。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刃量具厂齿轮车间员工余策强:尽自己的一份力助力疫情早日结束
“2月2日那天,偶然得知张湾区疾控中心在招募志愿者,我就过去了。”余策强说,疫情发生之后,他一直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助力疫情早日结束。
现在,每天8点左右,他就会赶到疾控中心,在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下,配好当天需要的消毒剂,对出现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家庭的家居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处理,最大限度控制疫情蔓延,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让余策强感动的事情。“每次执行消杀任务,队友们都是主动挑危险的地方去,挑楼层高没有电梯的地方去。”因为消杀设备比较重,防护服又很封闭,志愿者们在执行消杀任务过程中体力消耗非常大。
“每天中午回到疾控中心用餐,吃完盒饭,短暂休整一会儿,我们又会投入到工作中,虽然辛苦,但是大家都希望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助力疫情防控。”在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余策强也特别注意自身的防护工作,“进户执行消杀任务的时候,我们都必须穿防护服,两层手套,还有医用口罩、护目镜和鞋套,出来后还会进行全身消毒,所有的防护用品都是一户一换。”
余策强说,相信在更多人的努力和付出下,用不了多久,疫情就会散去,他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东风本田志愿者李逢春:只要力所能及,就会挺身而出
我是东风本田二工厂焊装2科的一名员工,家住武汉。自疫情发生之后,我一直关注着武汉抗击疫情的最新动态,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直想着为全面打赢这场战“疫”尽一份绵薄之力。
居家隔离期限满了之后,在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防护工作后,我产生了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念头,想去为更多人宣传防疫知识,提高更多人的安全意识。经过申请,我成为了所住社区的一名防疫志愿者,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强化居民的防控意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2月16日,我们社区收到了一批海南人民捐赠的蔬菜,急需要人手协助分装发放。我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做好消毒和防护工作后,就来到了社区物资存放处,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对那些爱心蔬菜进行了分类,然后一家一家派发。
那天,我们花了2小时将1000多斤的蔬菜分装成200多袋,分发给了每户居民。分装蔬菜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能帮到别人,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只要能够为抗疫工作贡献一点力量,无论做什么,只要力所能及,我都会挺身而出。
东风进出口公司整车出口事业部员工闵攀:与“逆行者”同行
“陪老婆当了逆行人,苦了四月娃,累坏亲父母,请大家善待医护人员。武汉加油,中国能胜!”这是东风进出口公司整车出口事业部员工闵攀发的一条微信朋友圈。而他当时的所在位置是武汉市东西湖区疾病防控中心。
闵攀是一位新晋宝爸,孩子目前只有四个月大。他的爱人郭慧是武汉东西湖区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医师,去年年底生产后一直在老家黄冈休产假。
2月5日,郭慧在跟同事通话中得知,为了工作方便,单位已全员统一在酒店住宿,并且大家经常加班到凌晨,工作已处于满负荷状态。
在结束与同事的通话后,郭慧立即与闵攀商量,决定提前结束休假,回去工作。“坦率地说,我心里确实有所顾忌,但还是非常支持她。”闵攀表示。夫妻俩商量后,郭慧当即向领导汇报要求早日返岗,投入工作,为同事分担压力,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
考虑到孩子刚满四个月,且是纯母乳喂养。闵攀和郭慧说服父母,提前给小宝宝断奶,改喝奶粉。同时,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小宝宝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帮忙带。
2月6日至9日,闵攀和郭慧分头行动。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奶粉、尿片等婴儿用品,另一方面联系单位开具返汉证明,并获得由防疫指挥部提供的县外临时通行证。
2月10日上午,闵攀和妻子从英山出发返汉。由于郭慧不能驾车,返汉又是从事一线工作。闵攀放心不下,便选择与“逆行者”同行,开车送郭慧返汉战“疫”。
2月10日中午,郭慧回单位报到后立马请缨投入工作,而闵攀则回汉阳家里为郭慧收拾好个人用品,送到东西湖酒店。他在那里等到夜里快12点郭慧才下班,为了不影响妻子工作,叮嘱几句注意安全后,便独自回到汉阳家里,开始一个人的隔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