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驹:与铸件“较劲” 创班产新高
清理阵地
彭家驹戴着头灯认真检查流水线下线的每一个沃箱壳体
(通讯员 张敏 文/图)创下班产新高,是54岁的彭家驹最近最开心的一件事情。
班产从180件、200件、260件、300件提升到现在的330件,铸造二厂清理车间二清生产班检查员彭家驹和他的另外9名“战友”,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我年纪也大了,做不出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在我的本职岗位上,我会用百倍的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好,和大家一起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受到的损失夺回来。”彭家驹表示。
3月中旬,全面复工复产后,铸造二厂的产能一路飙升,订单不断,与时间赛跑,把损失抢回来,挑战高产必胜的口号遍布全厂,员工生产热情高涨。彭家驹所在的清理车间二清生产班消失模件清理阵地岗位更是举足轻重,他们肩负的沃尔沃变速箱中壳壳体清理任务,是商用车装车的重点铸件。
伴随着东风商用车每1.5分钟就下线一辆重卡新车,沃尔沃变速箱中壳壳体(简称“沃箱壳体”)的需求量持续攀升,从最初的每天不到200件,一直加码到300件,4至6月份,每日将达到350件,月度需求超万件。
一边战“疫”,一边抢抓高产。为挑战沃箱壳体高产,清理阵地由彭家驹和其他9名员工组成的“战队”,每天在充分做好现场消毒作业后,所有时间都在挑战极限产能,与铸件“较劲”,跟时间赛跑。他们心中只有两个字:目标。
4月12日,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当彭家驹将最后一件沃箱壳体检查完装入标箱发往库房,已经是晚上7点半。从早上7点到此时,清理车间现场的打磨声、风枪声、扁铲声、敲打声、振动声才渐渐停歇,当天他们发交入库330件,创下班产新高。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将班产从180件、200件、260件、300件提升到现在的330件。
“年前班产最多只能清理200件,现在要干300多件,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抢,抢时间,抢效率。”彭家驹黝黑的脸庞上透着一股韧劲。
班产增加100多件,真正干起来何其容易?每天天还未亮,彭家驹就从家出发直奔车间。7点钟,大家就都到了岗位,一干就是4个半小时,中午11点半开始吃午饭,12点刚过,工厂的“打击乐”就奏响了。
沃箱壳体清理要经历抛丸室抛丸、悬挂砂轮外观打磨、风枪内腔清理、检查、振动等五道工序。特别是内腔清理,内部细小的毛刺需要用风枪仔细探查打磨,但有很多曲里拐弯形状复杂的部位,风枪伸不进去,那就需要请理工改用锤子、扁铲、錾子,戴上头灯照着捶打……这些操作不仅需要耐心,更是巨大的体力消耗。
彭家驹跟队员们一起站在滑道旁,戴着头灯认真检查流水线下线的每一个沃箱壳体。沃箱壳体有80多斤重,检查时需要上下左右翻转好几遍,腰、腿、胳膊都要配合用力。即便汗流浃背,彭家驹也没有丝毫停歇。
“耽误不得,耽搁几分钟就少干一个件,耽误不起。”彭家驹始终坚守岗位,一站就是一天。一天检查300多件,对于50多岁的彭家驹来说,的确有些吃力。正常情况下,每天晚上7点半下班,但经常会因为追加计划,连班延点到晚上9点半、10点半,甚至11点半。员工们劝老彭休息一会儿,但他坚持不肯。
“休息就会影响班产,我必须跟班作业,啥时候干完,啥时候再休息。”无论多晚,直到所有沃箱全部发交入库,他才放心下班。正是他的敬业专心,经他亲手把关的沃箱壳体,虽然产量大,却没有出现一起漏检、漏序、错检,用户投诉始终保持零记录。
彭家驹不但工作上拼,在学习上也毫不含糊。作为一名老党员,自从“学习强国”上线后,他就及时下载安装了APP,每天挤时间坚持在平台上学习,正是因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他的学习积分一直高居榜首,现在已达到了15500多分。这也让他在车间、工厂乃至锻造公司都成为了“学习达人”。
疫情期间,彭家驹每天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总体战重大部署,学习防疫知识,在支部群中发表学习体会,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并第一时间为抗疫募捐。
“彭家驹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支部的年轻党员和群众树立了榜样。”清理车间党支部书记刘荣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