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直属工会»正文

科学高效降成本 精打细算过日子

2020-04-26 12:28:12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动力总成机加车间员工不断精益生产

动力总成事业部对刀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记者 孙波 文/图 特约记者 章柏)对汽车企业来说,2020年的“倒春寒”来得有些猛烈,新冠肺炎疫情更让地处疫区的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深受影响。作为其重要业务单元,东风商用车动力总成事业部开源节流两手抓,一方面持续加强利润导向,开展经营体制改革;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新品导入工作,为市场占有率提升注入强心剂。同时,通过大数据监管、技术降本、管理降本,以及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划小核算单元体制等方式,不断增强全员利润意识,全力以赴挽回疫情造成的损失。

利用大数据“精准施策”

作为动力总成事业部降成本示范单元,工装科降成本的“算盘”就打得啪啪响。

临近月底,工装科主任工程师刘卫宾开始对当月刀具工装费用进行梳理。他介绍,动力总成事业部共有五个机加车间,刀具占整体工装费用的60%,磨具占25%,刀辅具占8%,针对前三位消耗,他们都做了具体的降本明细。刘卫宾打开电脑,各类细化数据全然呈现在记者面前。

刘卫宾从事工装技术和管理工作已有30年,在他看来,如今降本空间越来越小,必须将工作做得更细,利用大数据“精准施策”。在他的电脑里,3月份主要刀具信息一目了然,每个车间领取刀具数量,每种刀具使用情况、修磨情况、修磨精度等均有清晰记载。

“从动力总成属性来看,机加工艺刀具可分为孔加工、面加工、齿轮加和螺纹加工四大类,拿面加工刀具来说,铣刀消耗就占到40%。”刘卫宾说,通过监控不同类型刀具使用情况,计算成本,筛选出消耗占比较大的刀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把直径10毫米的国产标准整体硬质合金内冷钻头,采购单价400元,单次使用寿命200件,可修磨长度为10毫米。通过自主修磨,可将钻头寿命再延长5倍,合计加工1200件,合计单件消耗只需0.33元。

“从数据上就可看出自主磨修对刀具成本控制的贡献度,因此,刀具什么时候进入报废阶段非常关键。”刘卫宾表示,工装科对刀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采购到使用、到再利用、再到报废,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监管。

技术降本和管理降本双管齐下

“该花钱的钱要花到刀刃上,能少花的钱要少花,能不花的钱坚决不花。”这是工装科科长熊涛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看来,降成本一定是建立在科学的前提下,配合精益的管理方式来完成。

“今年我们的工装降成本任务是800万,压力大,但在任务面前,没有条件可讲,技术降成本和管理降成本必须双管齐下。”熊涛说。

从技术层面,工装科着眼进口工装国产化、工装结构优化、刀具使用寿命延长、各类废旧工装再利用以及工艺参数优化等,减少浪费,降低工装技术成本。在管理方面,不断精细化采购内容,将重要消耗品进行消耗排序,随后再对其价值、结构、精度、使用场合、国内外对标等进行多维度比较,力求做到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近年来,不论是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层面,还是动力总成事业部层面,“精打细算”的思想和“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深入人心。战市场、求生存,打造成本优势,成为全价值链的共同认知。

让成本意识扎根员工心中

除前述举措外,动力总成事业部还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划小核算单元体制,将事业部利润目标分解到各车间、各班组,实现“人人有指标,重担大家挑”,增强全员利润意识;同时,促进车间从成本管理向利润管理转变,开拓视野、精益生产,积极挖掘收益课题,支撑利润目标达成。此外,同步启动划小利润核算单元激励机制,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在达成事业部利润目标前提下,让员工参与分享超额利润,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员工自主承担经营压力。

工装降成本任务指标同样分解到了工序。动力总成事业部机加三车间曲轴二班班长郑斌介绍,针对班组负责的7道工序,他们都制定了详细的费用支出明细;在班组工装管理方面,他们以日统计、周汇总、月度分析的方式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成员考核制度。

“考核不是目的,我们希望成本意识能像质量意识一样,扎根到员工的每一个动作当中。”机加三车间车间主任刘九红介绍,针对工装降成本,车间设立了8个课题,其中7个课题下放到班组。

如今,《降低加工中心镗刀消耗》《降低曲轴回火炉动能消耗》两个课题正在郑斌所在的班组推进。“实现《降低加工中心镗刀消耗》,预计可降低50%的刀具成本。”在郑斌的班组管理手册上,各项数值综合评定显示,3月份,班组完成工装整体降成本2万元。“方向对了,努力就会有回报,完成全年降成本任务,我们有信心。”郑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