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各领域积极开展劳动竞赛
东风商用车繁忙的生产线 记者 刘鸿飞/摄
东风德纳车桥襄阳工厂冲压车间党支部党员突击队现场宣誓 通讯员 周强/摄
东风锻造铸造一厂为劳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员工颁奖 通讯员 蔡娅梅/摄
东风商用车专汽底板生产线上焊花飞舞 记者 刘鸿飞/摄
(记者 江唯唯 特约记者 寇华鑫 通讯员 周强 蔡娅梅 丁琪)打赢经营保卫战!近段时间来,面对市场和高产带来的重重压力,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旗下各领域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将创先争优的竞赛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全环节、全过程,力求实现全员参与、全线联动、全面提升,为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拼技艺 比学赶超创实绩
以劳动竞赛为重要抓手,提升各领域员工技能水平,比学赶超,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4月7日,东风商用车市场与营销领域发布《百日冲刺 决战60000 百日营销会战号召令》,定下二季度目标——必达60000辆,号召全体营销将士迅速行动起来,调动一切力量、用尽一切办法,以最高站位强化使命担当,以最佳状态锻造过硬队伍,以最强举措整合内外资源,以最实招法推进目标落地,全力以赴、精准应对,实现100天、60000辆。
保交付、保服务、保客户、保市场。号角吹响,东风商用车营销将士已经出征,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开拓、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聚焦热点市场,抢抓市场机会;践行渠道下沉,全面提高网络覆盖度;关注弱势市场,逐一重点突破。近一个月以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在快递快运、危化物流、冷链运输等多个细分市场收获大单。东部营销中心津冀二区、中部营销中心河南区域、西部营销中心四川区域等商代处,纷纷创下月度销量新高。
凝心聚力,共克时艰。5月起,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举办全员促销专项竞赛,以应对当前复杂市场形势带来的挑战。专项竞赛设置了“网红达人秀”等活动,鼓励员工发挥创造激情,用小视频记录下工作日常,展现可靠东风商用车、可靠东风商用车人的形象风采。促销专项竞赛意在引导公司全价值链支持营销工作,激励全员寻找潜在新增客户资源、发掘购车线索,形成全员促营销的浓厚氛围,从而为全年目标达成贡献力量。
“走,到车间一线参加劳动竞赛去!”
随着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奏响“战疫情 夺高产 保目标 共产党员当先锋”党内竞赛的号角,该公司党员积极行动,亮身份、做表率,组建生产、抢修、服务保障三大突击队,开展生产、质量、安全、服务保障、市场拓展五大先锋岗位立功竞赛,将党员的战斗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用实际行动证明“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在东风德纳车桥襄阳工厂,综合科党支部开展了“党员亮身份,服务在一线”活动,成立党员志愿者突击队,将部装车间作为对口支援单位。本着“帮忙不添乱,只要眼里有活儿,处处都能做奉献”的理念,4月份,突击队员们与车间生产一线进行了充分沟通,选择捆扎刹车盘磨损指示器的连接线作为本次支援任务。
“只要每天能挤出1到2小时就能捆扎400到500根线,而且这项工作不需要我们到一线去做,在生产线下、甚至是办公室就能完成。”突击队员张高明说。为了帮助缩短装配线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突击队员们尽全力提高工作效率,调节本岗位工作时间,挤出时间支援生产。据统计,一个月来,综合科党支部已出动40余人次,捆扎磨损指示器连接线8000余根,得到了生产一线员工的齐齐称赞。
出新意 创新创效稳发展
紧盯市场客户,紧盯技术制高点。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启动了以“聚焦‘两个紧盯’,促进商品力提升”为主题的党内立功竞赛,旨在鼓励研发领域干部员工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业务改善和管理提升活动,不断强化员工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客户意识,力争在自主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持续提升商品竞争力。
用技术研发硬实力,促进2020年各项目标的达成。竞赛动员令一出,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纷纷响应。截至目前,17个党支部共申报78个项目,创建国际一流商用车技术中心的氛围越发浓厚。
通过找问题、解问题,做到理思路、想对策,劳动竞赛实现了创新创效与生产经营的充分融合,不断激发东风商用车人的自主改善活力。
在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上装事业部总装线,班长刘辉正在车厢左后方进行工具箱装配。“由于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部分车辆需要安装这样的工具箱。之前我们一直采用人工抬装的方式,但这段时间上装量大,为了提高效率,我们自制了一个小工具。”刘辉拍拍身边的小推车说,“我们给这个小推车安装了起升装置,能够自由调节工具箱抬起的高度,现在只需一个人就能完成装配工作。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劳动竞赛激励了大家的创造能力,像这样的小改善、小创新在我们班组还有很多。”
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在劳动竞赛的推进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新模范、新榜样。东风锻造有限公司铸造一厂一车间熔化班作业指导员、4月工厂劳动竞赛“优秀个人”杨杰就是其中一员。
杨杰所在的一车间是铸造工厂迎战高产的主战场,熔化能力是制约车间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当班人员有限,杨杰每天都会提前一小时到岗,把生产所需的炉料原材料准备到位。除此之外,杨杰更积极参与到熔化效率改善课题中,创新方式方法,采用新的出炉方式进行生产。
“过去是一炉出两包铁水,炉内会因为起熔铁水量少而导致后续熔化效率低。经过我们测算试验后,决定以一炉一包的方式‘抢’铁水,大大提升了熔化效率,还创下了铁水生产的新纪录。”杨杰说。在杨杰的带动下,一车间形成了互帮互助、创新创效、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员工凝聚力得到提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立足本岗,尽自己所能,为班组、车间承担压力、排忧解难,带动大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班组整体战斗力,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