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直属工会»正文

赛道再夺冠 工程师车手有话说

2020-08-17 11:59:57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网 |  点击量:


公司技术中心AEOLUS赛车队在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夺得车队冠军后,记者对车队成员进行了专访

(记者 龙霏 特约记者 高旭 通讯员 顾盛炜)8月5日,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在湖南株洲国际赛车场拉开帷幕。公司技术中心AEOLUS赛车队再次以东风风神厂商身份出征赛事。经历了高温、烈日与连续作战的考验,公司技术中心AEOLUS赛车团队成功带回1个冠军、5个亚军、5个季军以及1个车队冠军共计12座奖杯,用拼搏与汗水为这场赛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年来,这支由工程师车手组成的“草根”赛车队,是如何一步步参与到国家级赛事?今年的赛事,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高水平的赛事竞争,为车辆开发提供了哪些经验?近日,记者与公司技术中心AEOLUS赛车队队长罗凯杰,队员黄福金、郑越进行了一场对话。

“用赛场的拼搏和奋斗精神,诠释人生即赛道。”

记者:作为中国赛车运动第一品牌,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是展现先进技术,验证产品品质的优秀平台。今年,AEOLUS赛车团队在参赛队伍上,有哪些变化?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罗凯杰:AEOLUS赛车团队参加今年的CTCC赛事与往年相比,主要有三个变化:一是新标识,风神AEOLUS赛道标识首次亮相中国最高级别汽车赛事。我们希望通过汽车比赛,向消费者传达年青、时尚、国际化的品牌形象。用赛场的拼搏和奋斗精神,诠释人生即赛道的品牌理念;二是新赛车,今年我们所使用的是新改款的风神奕炫赛车。同时,也对赛车涂装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风、赛道为主题元素,以沙、空气为衬托,融入风神新赛标AEOLUS“风之驭者”的寓意;三是新面孔,作为国内汽车研发的重点单位,公司技术中心一直秉持造车育人的发展理念,我们车队也会为更多的员工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今年我们也有一位新的员工车手郑越征战CTCC,我们也希望他能在今年接下来的赛事中开着东风自主研发的汽车赢得更多奖杯。

记者:今年的赛事,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车队成员而言,带来了哪些挑战?

黄福金:与往年相比,今年CTCC赛事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为疫情影响,赛程比往年更集中。8月5日至9日,五天时间内,在株洲连续进行4站的比赛,这在国际赛车届都是极为罕见的。连续的比赛,对整个车队成员的协同以及车辆调校能力有较大的考验;二是赛季时间的调整。以往8月因为气温过高,通常是休赛期。今年的赛事过程中,车内高温对车手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三是赛制上起了新变化。今年的比赛采用了2轮比赛连续进行、中间强制进站80秒的比赛新模式,每场比赛总时长从20分钟增加到了50分钟,这种变化就导致赛事从以前的冲刺赛变为一个小型的耐力赛。

记者:为了应对赛程比赛规则的变化,车队对东风风神奕炫赛车进行了哪些升级改造?

罗凯杰:因为气温很高,所以,我们对整个赛车的散热系统做了调整,比如升级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换用更高效的机油散热器,更新了水箱导风系统,重新设计了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发动机限制器。而最需要散热的,实际上应该是车手。赛车过程中,环境温度可能37度左右,但车内实际温度接近60度。所以为了提升车手的舒适性,我们在车上增加了一个车手的循环冷却系统,这样可以为我们的车手创造相对较好的竞技环境,去保证他有一个很好的状态能集中精力投入比赛。

此外,我们作为专业的汽车工程师,能在比赛中发挥别的车队所不具备的优势。结合去年的参赛经验与数据反馈,我们对奕炫赛车的底盘和电控系统做了更进一步的改进。

“只要一遇到弯道,风神奕炫的优势就立刻显现。”

记者:对于今年的比赛,参加比赛的车手们做了哪些准备?平时如何平衡本职工作与赛事?

黄福金:今年的CTCC赛事从以前的冲刺赛变为了一个小型的耐力赛,作为车手,我们自身的身体状态也需要进行调整,要进行更加高强度的锻炼,以保证自己在连续的比赛中都能够集中注意力。连续的比赛,也让我们在驾驶过程中对车辆,尤其是轮胎的保护更加仔细谨慎,尽可能避免车辆的损伤。从疫情后正式上班开始,我们就在为今年的比赛做准备,比如在模拟器上进行高强度驾驶训练等,都是为可能发生的赛制变化,所进行的针对性训练。

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平时的技术开发也有很多要追赶的进度,所以,车队训练都是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比如下班之后或者中午休息时间,我们会来到工作室,在模拟台架上进行调校训练、驾驶训练。

记者:在赛道驾驶当中,风神奕炫的亮点和优势是什么?

黄福金:风神奕炫的操控性是非常突出的,弯道车速要远优于对手,制动性能也明显比对手好。所以,在赛场上我们每次都是在弯前制动,然后以更晚的刹车超越对手。在比赛过程中,只要一遇到弯道,风神奕炫的优势就立刻显现,这也是我们能获奖的重要原因。而在我看来,我们的赛车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性,本质上还是源自我们的量产车本身非常优秀的研发水准和整车优势。

记者:郑越是首次代表东风风神车队出征CTCC,参加这次比赛,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参加CTCC比赛以来,你有哪些改变?

郑越:我以前也参与过一些赛事,CTCC相较于我以前参加的比赛,竞争更为激烈,车手水平也更高。通过比赛的数据和视频,我也发现自己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也明晰了学习的方向。

作为底盘工程师,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不断训练自己调校量产车的感知能力。此次参加CTCC,我们把这种感知能力运用到调校和驾驶赛车上,可以让自己的底盘调教功力得到更好验证。

赛车经验反哺技术开发,赛车品牌推动市场开拓

记者:赛车与量产车在设计目标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有所不同,您是如何利用赛车的经验来积累开发经验?比如在今年的赛事中,有哪些量产车开发的新灵感?

郑越: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负责风神奕炫量产车的底盘调校,在这次CTCC的比赛中,我也彻底感受到了以风神奕炫打造的赛车在极限情况下的表现,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我必须说,量产版的风神奕炫具有非常好的操控性能,产品力很棒,这是我们在比赛中能够取得各种优势的基础。对于一名底盘工程师而言,我们在比赛中去验证我们的开发成果,这对我们未来开发新品一定是有益处的。

当然,我们之前在技术验证中,有时候会只关心底盘调校,而忽略与驾驶性能相关的其他东西的融合,比如油门的响应时间,油门动力需求的标定。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会在技术验证的过程中,把这些相关因素都整合到一起来做驾驶性的标定,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驾乘感受。

记者:目前,赛车队的重点研发工作有哪些?下一步赛车队有哪些规划和安排?

罗凯杰:今年的赛事非常紧凑,在一个地方连续跑了4站比赛,中间赛车发现一些问题的话,是来不及调整的,因为第一天比赛完,第二天它又要继续比赛。所以,我们目前最紧急的工作是把这次比赛中发现的问题,全部解决掉,下一次如果还是4站连比的话,我们就可以很好应对。

其次,就是加强车手的训练。今年的比赛实际上更考验车手的耐力,接下来,我们会有更多车手的体能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还有车手与车手之间的赛场互动配合训练。

再次,在维修便捷性方面,我们会针对紧凑型强的赛事,做更多的优化。实际上,在比赛过程中,赛车轮胎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后续会进行一些技术开发,来保证轮胎的温度更均匀。

记者:你觉得这支赛车团队的定位是什么?它未来发展的方向会是什么?

罗凯杰:利用赛车经验反哺乘用车的技术开发,是AEOLUS 赛车团队成立的初衷,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接触到更多赛车技术之后,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打造一款兼具众多赛车技术的样车,通过赛车事业的品牌化为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未来市场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