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农民工】秦世江:与东风自主梦共成长
记“全国优秀农民工”、东风乘用车公司工厂焊装三线主线班班长秦世江
秦世江正在检查产品品质 记者 周惠明/摄
(记者 周惠明 通讯员 郭雪凝)他是大山深处走出来的铁血儿郎,也是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的奋斗者、坚守者。
十二年来,从山谷到车谷,从普通一线工人到东风公司“劳动模范”、湖北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秦世江用亲身经历书写了“农家子弟”的奋进之路。近日,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秦世江“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这位年轻的“85后”身上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近日,《东风汽车报》记者对东风乘用车公司工厂焊装三线主线班班长秦世江进行了专访。
走出山谷 奔向车谷
车城十堰往西约130公里,就到了陕西白河县冷水镇一个叫星义村的地方。这里是秦巴山脉脚下一个小村落,两面傍山,火车从绵延的山峦间呼啸而过。
秦世江生长于此,家中祖祖辈辈种地为生。少年时代,学校还有农忙假,每到农忙时节,秦世江便和同学们一起回家割麦子,一天天下来,总是腰疼腿软。儿时几乎顿顿饭不离玉米渣、红薯片,以至于现在看到这两样食物,秦世江还会忍不住心酸。
“一定要走出小山村,到大城市里闯荡。”奋斗改变命运的旗帜,在这名少年胸中冉冉升起。
由于与十堰相距较近,冷水镇不少人从一座大山翻越到另一座大山,加入东风大家庭,然后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渐富裕起来。这让年少的秦世江有了奋斗的方向。
高考结束后,他背上行囊,带着家人的嘱托,带着对汽车城的向往,踏上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求学之路。“做一名技术工人,成为东风的一份子!”
两年职校生涯,不仅让秦世江学习到丰富的汽车知识,也让他清楚认识到,发展自主乘用车事业对东风、乃至对中国汽车产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2009年,东风乘用车公司首款产品东风风神S30全球首发,秦世江怀着走出大山干自主的梦想,只身来到武汉,加入东风乘用车公司,成为一名悬点焊工。
“一定要在这座城市扎下根”
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差距。从父母捧在手心的骄子转变为生产线工人,面对沉重的铁疙瘩和重复的装配、焊接工作,秦世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说生产线工作不苦不累,那是假的。内心的胆小、见识的浅陋,时常让我陷入自卑,甚至萌生过放弃的念头。”秦世江说。
回忆起刚入职的时光,秦世江内心五味杂陈。那时的他常因技能不足导致品质不良,师父专门为他做了防呆改善,并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正是因为技能不过关,才做了这个只适用于他的改善。
年轻气盛的秦世江觉得不服气,自己真的不行吗?要放弃吗?但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祖祖辈辈在大山深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一次和朋友乘坐596公交车外出散心,路经广埠屯,秦世江望着车窗外繁华的大都市和热闹的人群,心里好生向往,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座城市扎下根!”
找到目标的秦世江很快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积极主动苦练技能、扎实本领,励志成为岗位上的强者。
新车试制中,秦世江主动参与,加班延点完成零件试制任务,深夜还在总结问题、编制作业流程。东风风神G29新线试制中,秦世江所负责的侧围分装线,自动化设备复杂、人工焊接岗位多。他虚心向厂家设备调试人员请教,并将作业方法编制成“秦世江工作法”,快速教会班组其他成员。
别人不愿意干的,他来干,要比别人多掌握一项技能;别人干不好的,他干好,比别人多一份成功经验;别人一天完成的工作,他半天完成,力争做到岗位第一。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钻研中,秦世江进步神速,仅一年时间,他就从一名悬点焊新员工成长为班组的技能尖子;又用不到三年成为班长;入职不到五年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总结编制的《焊接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处理》《焊装工质量管理技能培训》等培训课件,纳入东风乘用车公司技能人才培训课程。
带头组建“钢铁战队”QC小组
也是在接触到班组管理知识后,秦世江才明白,当初师父为他做的防呆改善,其实是一种预防矫正的行为约束手段。这种改善通过行为约束,让操作者无需额外消耗注意力,也无需经验与专业知识,就可以正确无误完成操作。
“本质上说,这是对生产线有利的。”秦世江真正懂得了师父的苦心,也对生产现场改善产生了极大兴趣。
2013年,他组织班组成员和部分设备保全员成立QC(品质管控)改善小组,开始对作业现场进行小的改善尝试。随着车间不断发展,这支队伍经验不断丰富,2019年正式命名为“钢铁战队”QC小组。
在东风乘用车公司党委大力推动全员改善的氛围中,秦世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钢铁战队”成员积极开展QC改善活动,降低作业劳动负荷、提升劳动生产率。
“比如,在损失挖掘改善方面,团队总结出一套工作方法,巧妙利用工序分析、程序分析等手段,将复杂作业分解成一个个动作要素,找出没有价值或不合理的动作要素,想办法剔除或合并。”秦世江介绍,这样既能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过去两年来,通过QC改善活动,秦世江带领钢铁战队小组,累计减少焊装车间生产要员10人,剔除改善投入成本后,年节省人工成本60.61万元。今年春节开工以来,实施QC改善两项,减少生产要员2人。
此外,他牵头完成的《降低焊装二线生产要员》《降低一线地板生产要员》《降低E70电池检测操作风险》等改善项目,分别获东风乘用车公司、工厂课题一等奖。
培养一种班组文化
在班组成员眼里,秦世江严谨、务实、勤奋,对生产现场了如指掌,总是能第一时间发现现场问题点,并及时与班组成员沟通出最完美解决方案。“在秦班长的班组里,必须要做到比别的班组更优秀。”焊装三线机器人操作工肖雅文说。
班组管理过程中,秦世江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一级带着一级干;同时,分工明确,奖罚分明,帮助班组成员快速成长,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机会和荣誉。
“在我的团队里,执行力很重要,说到的事情必须要做到。”秦世江说,“其实生产现场大多都是简单的工作,当你在一次次重复中能坚持将工作做好、做对,你就能成为这个岗位的专家。”
由于东风乘用车公司工厂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具有多车型、小批量的生产特性,员工必须一岗多能,且岗位时有变动。在焊装三线主线班,秦世江竭力培养班组的做事文化。他认为,如果培养出一种文化,让大家都往好处做,争着做、抢着做,即使有人员变动,新来的员工也会受团队氛围影响,努力将事情做好。
在他看来,班组首先必须有感情、有温度,在不触犯底线原则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感情管理。例如对新入职员工给予足够的关怀与包容,组织团建聚会等等。
过去一年受疫情影响,线下聚会少了,秦世江转为组织线上活动。年轻员工喜欢打王者荣耀、绝地求生,从不玩游戏的秦世江也加入他们,寻找新乐趣,在一次次“团队作战”中拉近彼此距离。
“大家是一个团队,当找到一致目标的时候,号召力和行动力就建立起来了。”秦世江说。
以不懈奋斗助力年度目标达成
十二年,从山谷到车谷,如今的秦世江早已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贫寒少年。2017年,他被评位东风公司“劳动模范”、东风乘用车公司“风神英雄”;2018年,又被评选为湖北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他牵头的《降低焊装二线生产要员》课题,荣获东风乘用车公司制造领域降本增效课题一等奖。
对于自己的成长,秦世江表示,这离不开东风乘用车公司为青年员工提供的良好平台。
“在大城市扎下根”的梦想也已实现。秦世江和青梅竹马的爱人组建起家庭,还有了可爱的女儿。他将女儿从幼儿园积攒的荣誉和自己的荣誉、奖章摆放在一起,鼓励女儿不断拼搏超越,乐观向上。
“现在遇到学校组织比赛,女儿总会攥着小拳头对我说,爸爸,我一定要挣个奖状回来。”秦世江很高兴,自己拼搏、务实的价值观,有了新的继承人。
得知自己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后,秦世江既高兴又惭愧:“在班长岗位上,我的业绩与那些优秀的人相比,还差很远。所以,今后要加倍努力,绝不愧对这份荣誉。”
今年,东风乘用车公司定下12万销量目标,东风乘用车公司党委也开展了全员助力营销等一系列“保落实”行动,秦世江深刻感受到任务的重大和时间的紧迫。做好班组工作之余,他还在各种社交平台、亲友圈子里,对东风风神产品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助力营销。
对于年度目标,秦世江满怀信心。“作为班组长、同时也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尽可能去除生产现场无价值和低价值作业,不懈地追求与客户同期,不懈地追求问题地显现化与改革,用最高效率、最优品质确保12万辆生产目标顺利达成。”秦世江说。